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语录

语录

十九卷。清世宗(1678-1735)御撰。世宗,姓爱新觉罗,字胤祯。清代皇帝,年号雍正。1722至1735年在位。清圣祖即康熙第四子,初封为雍亲王。世宗雍正皇帝对佛教怀有特殊的感情,他推崇佛教的目的旨在利用佛教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他自号“圆明居士”。他也曾编纂僧人“语录”和自撰“语录”一卷,这在有清一代的执政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御撰《语录》亦称《御选语录》,共十九卷。其中第十二卷是雍正为和硕亲王时撰写的《和硕亲王圆明居士语录》,旨在阐明禅理。并附有两道《上谕》,《圆明百问》,和二十九篇序言。该书因出于皇帝手笔,虽与其佛教语录体书相同,但其影响却大不相同。通过《御选语录》一书,可以概观雍正帝的佛教观。对研究清代佛教,特别是帝王与佛教的关系有很大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春秋左氏古经

    十二卷。附《春秋左氏五十凡》一卷。清段玉裁(详见《古文尚书撰异》)撰。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春秋古经》十二篇;又著录《经》十一卷,自注云“公羊、穀梁二家”。古经即左氏经,因十二公而成篇,故有十二篇。

  • 桂坡集

    十五卷。明左赞(?-1489)撰。左赞,字时翊,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生年不详。明天顺元年(1457)进士,授吏部主事,历浙江参政,官至广东布政使。著有《桂坡集》。是集。分为前集五卷,后集八卷,皆为

  • 河汾燕间录

    一名燕间录。二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为陆深随笔札记之文,共二卷,杂论史事得失,经典异同,也涉及一些当代故实。如:“我朝准周礼建官,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第,在庭立班亦然。宋制虽

  • 达斋丛说

    一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此书主要内容是解说经义,只“汉唐改笞法”、“三门转漕”、“神臂弓”、“劈正斧”几条无关经义。在“文王受命称王改元说”中,认为文王受命改元,为古今一大疑,其实不值得怀

  • 退庵遗稿

    七卷。明邓林(约1414前后在世)撰。邓林原名彝,又名观善,字士斋,号退庵,明成祖永乐帝为其改为现名。广东新会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举人,任浔州府贵县教谕,考满后入京,预修《永乐大典》,凡五年

  • 道州志

    ①十二卷,张元惠修,黄如谷纂。张元惠,北平人,曾任道州知州。黄如谷,邑人,举人,曾任安福县训导。《道州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十二卷。首序、例、图考。正文分为十二志,其一方域志。为目六,曰

  • 小芋香馆遗集

    十二卷。清李杭(?-约1788)撰。李杭字梅生,道光间两江总督李星沅之子,江苏淮阴人。其人五岁能诗,弱冠登高第,入词林,时与京师巨公唱和,名噪一时。《小芋香馆遗集》为其弟李桓裒集,好友王柏心编校而成。

  • 槎翁集

    十八卷。明刘崧(1321-1381)撰。刘崧,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今属江西)人。八岁能诗,洪武三年(1370)举经明行修,改今名,官至吏部尚书。著有《槎翁诗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崧文集,共十八卷。

  • 陶朱公致富奇书

    无名氏撰。作者生平、成书年代不详。原书已不可见。明代周之玙依据该书改写、重编为《农圃六书》。

  • 艮宦易说

    一卷。清俞樾撰。此书为作者治易过程中所作札记,自称“未离训诂,然精义实多”(见自序),认为《周易》的“文言”部分实同于词赋中的“乱曰”,“乱,理也”。即总括文意,发明总旨之义,而《周易》中的“文言”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