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音表

诗音表

一卷。清代钱坫(1744-1806)撰。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大昕之侄。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贡生。官陕西州乾州直隶州州判。坫精通训诂,深于《说文》,学问与大昕相较,沉博不及而精当过之。又工小篆,远宗李斯,近法阳冰,沉着苍劲,晚年右手病残,左手写字,尤为精绝。著有《说文解字斠诠》、《异语》、《史记补注》、《论语后录》、《尔雅释义》、《车制考》等。是编凡表十有一。其自序曰:“《诗序》云:情发乎声。声成文谓之音,声谓之成文者,宫、商、角、徵、羽也。郑氏以为宫、商上下相应,单出为声,杂出为音。音讹律则乱,律不正则乐亡。诗即乐也,故言诗者必考律,而言律者必正音。正音者何先?先双声。”玷以为欲出三代之雅乐,必先正音,正音先双声,故列双声第一。双声既著,当究出、送、收声之始,故列出声第二,送声第三,收声第四。三声既著,究通声与出、送、收皆协,故列影、喻通出声第五,晓、喻通送声第六,晓、影通收声第七,影、喻同声第八。通音既著,究本声类,故列本类通声第九。本类既著,究“来”音,来者声之归宿,故列来首声第十,来归声第十一。前列字母,后列诗音,其大例也。夫出、送、收者,即方以智之《通雅》所谓发、送、收。劳乃宣《等韵一得》之所谓透、轹、捺也。声有清浊,不可混同。古今纽繁简既异,古无轻唇类隔诸音,亦当分别言之。通声者,盖谓喉音。喉音自发至收,始终如一,坫未能详言其理。来亦收声,今以为声之归宿,殊未精审。以之推求诗乐,不可通矣。该书有钱氏四种本,清嘉庆七年拥万堂刊本,中国书店据清嘉庆拥万堂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潘象安诗集

    四卷。明潘纬(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潘纬,字仲文,一字象安,安徽歙县人。家于白岳之下。生卒年不详。万历中,以资官武英殿中书舍人,归田以后,有《养疴》、《游淮》、《园居》诸集。此集为汇刻之本。五言古

  • 新序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撰。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二种。依据何允中本新序,与陆贻典宋校本、程荣本、明别本,互相校订。是者大书,其何本脱误之处,具注于下,别辑佚文,附其于后。既援用诸本参校,又引《春秋》三传、《

  • 德星堂集

    十五卷。清许汝霖(?-1720)撰。许汝霖,字时庵,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历赞善,督江南学政,时称得士。累迁礼部尚书,致仕归,读书教徒以终。许汝霖,性孝友,行谨饬,工诗文,是集有文

  • 清漕运全书

    九十六卷。载龄等奉敕修。载龄,见《户部则例》。是书卷一至卷八为漕粮额征,卷九为征收事例,卷十至卷十五为兑运事例,卷十六为白粮事例,卷十七至二十为通漕运艘,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督运职掌,卷二十四至二十六为

  • 渠县志

    五十二卷,清王来遴修,谭承恩等纂。王来遴字兰三,黄陂人,曾任渠县知县。谭承恩,邑人,贡生。渠县志,创修于乾隆五年(1740),编目三十八。兹编则为续乾隆志而作。《渠县志》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共

  • 毛诗明辨录

    十卷。清沈青崖(生卒年不详)撰。青崖字艮思,号寓舟,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人,官至河南巡道。青崖于《易》、《诗经》、《春秋三传》各有明辨录。此书名曰《毛诗明辨录》,实以《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为宗,论采

  •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十卷,后编二十卷。清于敏中等奉敕编,彭元瑞等奉敕续成。于敏中(1714-1778),字叔子,又字崇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著名目录学家。乾隆初年中进士,授编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户部侍郎兼

  • 前闻记

    一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详见《野记》条。《前闻记》一书是杂载前明事实的笔记小说。而且体例头绪散乱无纪,很可能是从《野记》中分出一些内容别撮为一部书,只在次序、语词、事迹上作小小的

  • 灵寿县志

    十卷,末一卷,清陆陇其修,傅维樗纂。陆陇其(1630-1692),初名龙其,字稼书,人称当湖先生,浙江平湖县人。康熙九年(1670)举进士,十四年(1675)为嘉定知县。为政清简。二十二年(1683)

  • 南菁书院丛书

    八集,四十五种,一百四十四卷。清王先谦(已著录)编。王先谦在江宁试学时曾刻有《皇清经解续编》,之后,收检藏书,连同新购得的著作,汇刊成此丛书。丛书编定时,清代经学最盛,尤重考据。丛书所收,多为清代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