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经说约

诗经说约

① 二十八卷。明顾梦麟(1585-1653)撰。顾梦麟,字麟士,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明崇祯副贡,曾集三吴名士为应社,诗文雅驯,为时所宗,人称织帘先生。清人入关后,绝迹城市,潜心著述。除是书外,有《四书说约》、《四书十一经通考》、《织帘居诗文集》等行世。是书大旨取诸家诗说之善者予以解说。每篇首列经文,次摘采诸家之诗说融会训释,然后附以已见,或训诂文字,或订正音读,或诠释诗义。梦麟论诗,多以朱熹《诗集传》为宗,折衷于毛、郑诸家之说,苦心别择,持论平和。然于经义又时时自出新论。如《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朱熹《诗集传》云:“殳,长丈二而无刃。”梦麟则释之曰:“《礼》书云,‘细而能击,则非竹不可。’许慎谓积竹为之,是也。”足为说诗者参考。是书清朱彝尊《经义考》已著录。有崇祯刊本存世。② 不分卷。清李源撰。李源字巨涛,山东利津人。生卒年均不详。李源弱冠为文有奇气,五试礼闱,皆不获售。乾隆三十四年(1769),始以第四人魁其经,乾嘉间历官闽中,居恒潜心著述,所撰有《五经说约》行于世。是编编首但题《诗经》,不著书名,亦不著撰人姓氏。卷首有乾隆壬子(1792)窦光鼐覆札。及嘉庆元年(1796)李氏自序,知其书实出源手。窦氏覆札云:客冬奉寄《五书说约》来杭,展阅之下,恍遇旧知。是其书实成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之前,即源游宦闽中时所撰《五经说约》之一种也。全书凡四册,不分卷次。是编盖以汉兴《诗》有四家,齐、鲁、韩三家,其亡已久。《毛传》悉本小序,说多可据。郑笺孔疏,训诂尤详。朱子《集传》,于序说虽多诋斥,然其合者,亦十之六七。自明季科场专用朱子《集传》,而序传笺疏皆废。帖括家拘守一编,往往昧于经义,因荟萃诸家之说,而约取其精义,考疑征信,以归画一。大旨以紫阳《集传》为宗,有未惬者,则掇拾毛、郑诸家之说,以考其异同,辨其讹误。今考其书,虽尚知推本注疏,熔铸群言,以自为解说,然未能深研古义,故其所训释,类皆陈因之论,顸模棱,纷纭杂糅,于诗义每多未畅,盖犹不脱科举制艺之习。是有嘉庆元年(1796)刊本。

猜你喜欢

  • 南阳集

    三十卷。《附录》一卷。宋韩维(1017-1098)撰。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因文韩亿辅政,不试进士。文去世,仍闭门不仕。宰相荐其好学嗜古,安于静退,召试学士院,辞不就。富弼召见,授予

  • 江苏海塘新志

    八卷。清蒋师辙撰。蒋师辙,江苏上元县(今南京)人,由拔贡以知县分安徽,署无为州知州。《江苏海塘新志》光绪江苏官刻本。共八卷。卷一为图。总图,州县全图六,而工段各图均附于本州县图之后。卷二为表。职官表,

  • 东窗集

    十六卷。宋张扩(约1122年前后在世)撰。张扩,字彦实,一字子微,饶州德兴(今江西饶州)人。生卒年不详,崇宁进士,授国子监簿,迁博士,调处州工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充馆职,南渡后历中书舍人。王明清《

  • 学圃杂疏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却金传》)撰。是书主要记载王氏园圃中所有以及其所闻所见的花、果、蔬、瓜、豆、竹等花木、果品、蔬菜。主要以花为主,草木之类则从略。各记载其品目及其种植的方法。《续说郛》中载有此书,

  • 仁和县志

    十四卷。沈朝宣纂。沈朝宣,字三吾,仁和(今杭州)人,在涿州任教谕,后被推荐作江陵县令。《仁和县志》嘉靖二十八年修,抄本。共十四卷,分:封畛、桥梁、山川、公署、风土、学校、水利、恤政、坛庙、名宦、科贡、

  • 四书说约

    无卷数。明鹿善继(?一1642)撰。善继字伯顺,定兴(今河北定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追赠太常寺少卿,谥忠节。有《四书说约》、《无欲斋诗抄》。此书旨在宣扬王阳明心学,提倡“致良知”、“

  • 直隶绵州德阳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阚昌言纂修。阚昌言,湖北安陆人,进士,曾任德阳县知县。德阳县志创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纂修者为邑令别楣。当时应大吏檄调,临时纂辑,仅写本一册,未成书。阚昌言任县令后,病其略而弗详

  • 何文贞公遗集

    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清何桂珍(1817-1855)撰。何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人。道光年进士。官编修,数抗疏言军事得失。咸丰间出为徽宁池太广道。同治间谥文贞。此集前有方宗诚校刊《何文贞公遗书序》

  • 支子固先生汇辑异林

    见《异林》。

  • 饮雪轩诗集

    四卷。清杨泰亨(约1880前后在世)撰。杨泰亨号理庵,今浙江慈溪县人,生卒年不详。同治四年(1865)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累至通奉大夫。杨泰亨工诗文,精书法。著有《饮雪轩诗集》、《饮雪轩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