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诒经堂续经解

诒经堂续经解

一千四百三十六卷。清张金吾(1787-1829)编。张金吾字慎旃,一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张海鹏之侄,与同乡陈揆友善。少孤,天性聪颖。少时便好学古诗文,及长,读书于“照旷阁”藏书楼,便博览群书,学为考据,校《太平御览》诸书。嘉庆十四年(1809年),补博士弟子员,不久弃去。受同乡先儒钱谦益、汲古阁毛晋影响颇深,致力于藏书,研究校雠诸学,又潜心经术目录学。叔父张海鹏好收藏典籍,金吾特别注重金元两朝遗书的搜集,合先人旧藏,得八万余卷,藏于他的书屋“爱日精庐”之中。并撰《爱日精庐藏书志》四十卷,每著录一卷,先列版本,其次辑录各家文集、《经义考》、《小学考》、《全唐文》等书中有关序跋识语,然后汇辑所得、各为题解。并依《四库全书总目》体例,对四库未收之书也按类增入。所增著作的时代及作者以阴文刻入加以区别。此书的体例为后来众多的书志所仿效。尝因列朝文苑,唯有金代书籍散佚最多,所以广为搜集十二年,编成《金文最》一百二十卷。采宋元以来经说八十余种,手订《诒经堂续经解》一千四百三十六卷,以补《通志堂经解》之缺。其“诒经堂”、“诗史阁”、“求旧书庄”诸处,藏古今书卷甚多,张金吾并延请学者黄廷鉴专为抄书,校书。撰《释冕》、《释弁》、《释龟》、《广释名》、《五经博士考》、《十七史引经考》、《白虎通注》等书,共二百余卷。经学的研究,以清代为盛,纳兰性德编辑的《通志堂经解》实为经学之集大成。纵观宋元以来诸家说经,放失较多,张金吾一方面拿出家藏密帙,又传抄文澜阁于经学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八十余种,仿照《通志堂经解》体例,编辑《诒经堂续经解》一千四百三十六卷。汇辑唐、宋、元、明时期之书,先有《通志堂经解》,次有钱仪吉《经苑》。张金吾对先儒解经之书搜辑无遗,灿然大备,可惜未能刊刻。民国初年,此书稿本为商务印书馆所得,藏于涵芬楼。1932年楼毁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此书散佚。目录:宋邵伯温《易学辨惑》一卷,宋李光《读易评说》十卷,宋郑刚中《周易窥余》十五卷,宋都絜《易变体义》十二卷,宋林栗《周易经解集解》三十六卷,宋吕祖谦《周易系辞精义》二卷,宋冯椅《原斋易学》五十二卷,宋易祓《周易总义》二十卷,宋魏了翁《周易要义》十卷,宋李杞《周易详解》十六卷,宋俞琬《读易举要》四卷,宋丁易东《周易象义》十六卷,元吴澂《易纂言外翼》八卷,元宝巴《周易原旨》八卷,元龙仁夫《周易集传》八卷,元解蒙《易精蕴大义》十二卷,元曾贯《易学变通》六卷,元赵汸《周易文铨》四卷,宋耿南仲《周易经义周易讲义》十卷,宋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二卷,宋黄伦《尚书精义》五十卷(缺四十六至五十卷),宋史浩《尚书讲义》二十卷(缺一卷至六卷),宋袁燮《絜斋家塾书抄》十二卷,宋金履祥《尚书注残本》六卷(缺六卷),元许谦《读书丛说》六卷,元邹季友《尚书蔡传音释》六卷,明黄谏《书传集解》十二卷,元张仲实《书经识余》二十五卷、《尚书讲义》一卷,元马道实《尚书疏义》六卷,宋杨简《慈湖诗传》二十卷,宋段昌武《毛诗集解》三十卷(缺二十二、二十三卷、二十六卷至三十卷),宋林《毛诗讲义》十二卷,宋刘克《刘氏诗说》十二卷,元胡一桂《诗传附录纂疏》二十卷(缺一卷至三卷,九卷至十二卷),元罗复《诗集传音释》(缺四卷至二十卷),元刘玉汝《非诗辨志诗缵绪》十八卷,元梁寅《诗演义》下五卷(缺五卷至十卷),元吴简《诗义》,元梁益《诗传旁通》十五卷(缺四卷至十五卷),清吴廷华《周礼疑义》四十四卷(缺四卷至二十八卷),宋王昭禹《周礼详解》四十卷,宋易祓《周官总义》三十卷(缺一卷至九卷,十八卷至二十七卷),宋陈友仁《周礼集说》十二卷,元毛应龙《礼记折衷》三卷,《周官集传》十六卷,郑宗颜《周礼讲义》一卷,《仪礼录》五十卷(缺十六卷至二十卷,二十五卷至二十七卷,三十二卷至三十七卷),宋魏了翁《仪礼要义》五十卷(缺三十八卷至四十四卷),宋车垓《内外服制通释》七卷,清吴廷华《仪礼疑义》五十卷(缺三十八、三十九卷),宋张虙《月令解》十二卷,清吴廷华《礼记疑义》七十二卷(缺),清杭世骏《续礼记集说》一百卷(缺)。唐杨士勋《春秋穀梁疏残本》七卷,唐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十卷,宋叶梦得《春秋谳》二十二卷(缺),宋吕祖谦《春秋左氏传续说》十二卷(缺四卷至八卷),《左氏博义》二十五卷,《春秋外纪》九十卷,《春秋讲义》四卷,宋张洽《春秋集传》二十六卷(缺十八卷至二十卷,二十三卷至二十六卷),元俞师鲁《春秋说》三十卷,元吴徵《春秋纂言》十二卷、总例二卷(《纂言》缺十一、十二卷),元程端学《春秋三传辨疑》二十卷,元王元杰《春秋谳义足本》十二卷,元胡元质《左氏摘奇》十二卷,宋吕祖谦《左传类编》六卷(缺纲领中十四至末卷),元汪克宽《春秋纂疏》(缺),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十卷,宋张九成《孟子传》三十卷(缺第三十卷),宋余允父《尊孟辨》三十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宋袁甫《蒙斋中庸讲义》四卷,元萧镒《大学中庸解》二卷、《四书侍问》二十二卷,元程逢午《中庸讲义》三卷,宋陈仪之《论语讲义》二卷,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五卷,明项霦《孝经述注》一卷,宋黄仲元《六经四书讲稿》六卷,张伯文《九经疑难残本》四卷,宋李石《方舟经说》六卷,金王若虚《经裨》十二卷、《通志堂经解补阙》一卷、《五经辨或》二卷。

猜你喜欢

  • 书蔡传附释

    一卷。清丁晏撰。乾隆中叶以后,清代学者普遍重汉学而轻宋学,对于南宋蔡沈的《书集传》十分冷落,不过不少学者仍袭用蔡沈之语而不自知。此书则对于蔡沈的《书集传》中解释较好者,全部标了出来,比如《舜典》,今文

  • 东游集

    一卷。明黄金(约1538前后在世)撰。黄金,号莘溪,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山东新城知县。著有《东游集》。是集为其赴新城游历时所记。黄金自出京师至济南,凡所游历,

  • 大品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大品经游意》是对《大品经》,全称《大品般若》的注解。汉土行般若始于曹魏朱士行,他甘露五年(260)由梵僧羯磨受戒,于洛阳讲道行般若,后西行于阗

  • 余烬经窥

    十六卷。清蔡启盛撰。蔡启盛,字臞客,浙江诸暨(今浙江诸暨县境内)人。生卒年不详。受业于俞樾,毕业于诂经精舍。光绪戊子(1888)举人,官历直隶、湖南的知县。是书颇似在上课时的笔记及作业,故多己见。书中

  • 正续字学举隅

    二卷。正编龙启瑞与黄虎痴同撰,参见《字学举隅》。续编王维珍(生卒年不详)撰。维珍字颖初,一字席卿,号莲西,一号大井逸人。咸丰进士,官通政司副使。其书首列续辨似,改变正编体例,只辨二字之形似,分韵开列。

  • 招远县续志

    四卷。清陈国器、边象曾修,李荫、路藻纂。陈国器,四川资阳县人,举人出身,道光年间任招远县知县。边象曾,道光间曾任招远知县。李荫、路藻招远县志,自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张作砺创修后,又已二百余年未经

  • 表度说

    一卷。明熊三拔(1575-1620)撰。熊三拔,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传教士。万历三十四年来华,随利玛窦习汉语,成为利氏的重要助手。后协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行星说,并测量北京经度,制

  • 三僧诗

    三卷。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高松诗稿》、一曰《中峰诗稿》。考《千顷堂书目》有智观《中峰草》,注曰:“字止先,号蔚然。江都僧,雪浪弟子。居浙江吴兴双髻峰。”其二僧则未详。然其《高松诗稿

  • 苏邻遗诗

    二卷。《苏邻遗诗续集》一卷。清李鸿裔(1831-1885)撰。李鸿裔字眉生,别号香严,晚年因居近苏子美沧浪亭,又号苏邻。中江(今四川沱江)人。咸丰举人,官至江苏按察使。鸿裔少好词章,工书律,年未四十多

  • 奉新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懋先等修,方蔚等纂。吕懋先,字音庭,江苏阳湖(今属武进县)人,监生出身,同治五年(1866)任奉新知县。同治九年(1870)夏,吕公奉檄续修县志,于同治十年(1871)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