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议古根源

议古根源

宋刘益(生卒年不可考)撰。《续资治通鉴》载:“(天禧)三年……三月……周怀政………俄于终南山修道观与殿直刘益辈造符命,托神言国家休咎或臧否大臣。”知刘益生活在北宋真宗(998-1023)年间,定州(今河北定县)人。刘益《议古根源》已失传,幸得杨辉《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卷下引用了《议古根源》中的二十二个问题,成为我们研究刘益的主要依据。杨辉在《田亩比类乘除捷法》(1275)序中称:“中山刘先生作《议古根源》;……引用带从开方正负损益(系数不拘正负)之法,前古之所未闻也”。杨辉在《算法通变本末》上卷说:“刘益以勾股之术治演段锁方,撰议古根源二百问带益隅(首项为负)开方,实冠前古。”可见《议古根源》是在方程论方面作出创见的著作。在刘益之前解方程都有一定限制,首项系数是正的,而且是1。刘益《议古根源》二百问则突破了这一限制,二次项系数可不为1,亦不拘正负,甚至有一题是首项系数为-5的四次方程。关于一般二次方程的解法,刘益采用了“益积术”和“减从木”。益积术是先行估根,将估得结果与原未州数代换得一新方程,而这一新方程的常数项即原常数系之“积”益得的结果,故称益积术。在上述代换中常数移至右端变形,从隅中减去从法,即称减从木。刘益认为:“若不益积,便用减从;或有不可益积者,须用减从开之。”而四次方程式的解法为“增乘开方法”可谓此法在解高次方程的最早例子了。刘益的正负开方术,为杨辉多次引用,对宋元数学有一定的影响。《议古根源》的版本已不可考。

猜你喜欢

  • 华影吹笙阁遗稿

    一卷。清戴小琼撰。戴小琼,生卒年不详,字菊亭,号墨华道人,浙江嘉兴人,观察沈涛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本,与沈珏女史《画理斋诗稿》合刻。书前有潘曾莹所作序言,共收二十二首诗。

  • 周易蕴义图考

    二卷。清朝姜兆锡撰。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条。该书主先天之学,根据图书而推演其错综互变的宗旨,基本上都是推阐旧说。《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周易解诗经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范士增,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卷以《周易》成句解《诗经》。如以“妇人贞贞从一而终也”解《柏舟》全旨,以“圣功也”解《淇奥》全旨,以“纯粹精也”解“如金如锡”,以“饮食必有讼”解“民

  • 纯正蒙求

    三卷。元胡炳文(1250-1333)撰。胡炳文字仲虎,徽州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潜心朱熹之学,延祐中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世称云峰先生。著有《云峰集》十卷、《春秋集解》、《周易本义通释》等。自晋李

  • 搜采异闻录

    五卷。宋永亨撰。永亨,不知为何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剽取洪迈《容斋随笔》而颠倒次序,重新编排而成。其中,濮安懿王子宗绰藏书目录一条,尚未及改去洪迈父洪皓的字;又兄公一条,亦未及改去“余奉

  • 贞复堂集

    十三卷。清黄潆之(约1891前后在世)撰。黄潆之字杭荪,湖南善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吏部主事。本书系作者卒后,其子黄仁俊等编次付刻而成。卷一为《劫余集》,收古近体诗五十四首;

  • 钦定新疆识略

    十二卷,首一卷。清徐松原著,松筠纂。徐松(1781-1848),字星伯,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六年(1811)任湖南学政。次年,因事遣戍伊犁。对新疆舆地极有兴趣,在伊犁将

  • 荀子杂志

    八卷。清王念孙(见《广雅疏证》条)撰。王念孙是清代小学校勘大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广雅疏证》十卷,《读书杂志》八十二卷,《志余》二卷。对各书不是全加校释,而是摘其一句或一条,考校诠释。凡立一说,必举古书

  •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土,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閒之。

  • 燕都变记

    见《甲申纪变录》。有海盐朱氏旧藏《黍离余话》抄本,朱衍庐《明季野史十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明季史料十种》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