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袜线集

袜线集

① 十五卷。明萧仪(1384-1421)撰。萧仪,字德容,乐安(今江西乐安县)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任吏部主事,因言事忤旨,下狱死。著有《袜线集》。是集为其子萧超进所编,按其原刻目录所示,凡文十卷,诗十卷。但此本实则仅存十五卷。观集中之文,未见缺少,盖诗散佚五卷。其文有纡徐曲折之致,但意境未见深远。其诗则亦文人共有之趣,无非抒情、怀古、咏亭台楼阁,发思古悠情之作,盖时尚使然也。故诗文名皆不显著。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② 五卷。明史杰(1410-1491)撰。史杰,字孟哲,号敬庵,浙江吴兴人。官大河卫百户。生平事迹不详,待考。此编首有弘治五年(1492)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官兼修国史。长沙李东阳及成化十四年(1478)江西广信府知府前礼部员外郎山阳金铣序文。后有弘治四年(1491)自作后序,年已八十有二,杰即于是年下世。盖及其身得见此书刊行,于愿已偿。据自序言杰年十五时,即从漕运总兵官陈某之劝,言武职子孙,宜入儒学读书,习知礼法,遂入山阳邑痒。又翌年,以例出习武艺。习武之暇,亲士人蔡以行讲论通鉴。年二十,循列代祖职。时泰州王礼庄有诗名,教之习诗,以唐音为本。自是十余年切磋苦学不绝,及垂老致仕,犹不废吟咏。自选其诗以古今体类次,名之曰袜线,用自喻其寡陋。授其子千户诚刻之,杰已垂垂之老。杰以武人而作诗不类赳赳者流,格调闲雅,体制遒古。此本棉楮精印,盖以天一阁故物。朱竹垞《明诗综》失收。《千倾堂书目》列入集部天顺条下,亦未译卷数,不可谓非罕见之秘籍。有明弘治刻本。

猜你喜欢

  • 古兵符考略残稿

    一卷。清翁大年编撰。翁大年,字叔均,江苏吴江人。尚有《陶斋金石文字跋尾》一卷、《旧馆坛碑考》一卷等著述数种。其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此书是为了补正瞿中溶所著《集古虎符鱼符考》而编写的。罗振玉得了此书稿后,

  • 东征集

    六卷。清蓝鼎元撰。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朱一贵反清起义后,蓝鼎元随其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赴台镇压,在军中充任蓝廷珍的幕僚,帮其“日夜筹谋,安抚整顿,至忘寝食,不敢惮烦”(《东征集·旧叙》)

  • 孝经集注衍义

    一卷。南宋童伯羽撰。童伯羽字飞卿,人称敬义先生,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师事朱熹,不乐仕进。著有《孝经衍义》、《五经训解》、《性理发微》等。是书题新安晦庵朱熹集注,门人敬义童伯羽衍义。卷首弁以《孝经》全

  • 真赏斋赋

    一卷。明丰坊(生卒年不详,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为明代学者,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见《万卷楼遗集》条。此编乃丰坊居吴中时为其友人锡山华夏而作。夏字中甫,与文衡山、祝枝山等

  • 增城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管一清修,汤亿纂。管一清,字配宁,号穆轩,江南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邑旧有志,已不可考。明正统年间李玉修县志后,至康熙二十五年(168

  • 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

    见《武王伐纣平话》。

  • 春秋集传

    十六卷。清汪绂(详见《周易诠义》)撰。汪绂是清代著名学者,学术宗宋代五子,著作很多。《春秋集传》折衷四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以己意加以评断去取。在自叙中说,他对四传

  • 中峰应制稿

    一卷。《文选》六卷。明董撰。生卒年不详。董,字文玉,浙江会稽(今杭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以忤刘瑾出为成安知县,迁刑部主事。瑾诛复故官。历侍读左谕德、侍讲学士,迁詹事,兼学士,进吏部

  • 卫藏通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和琳纂修。和琳(1753-1796),字希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大学士和坤弟。初由文生员补笔帖式,累官至内阁学士、都统。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军入藏抗击廓尔喀,奉命督办军

  • 独学庐初稿

    十三卷。《二稿》十一卷。《三稿》十一卷。《四稿》九卷。《五稿》二卷。清石韫玉(1756-1837)撰。石韫玉,字执如,号琢棠,又号花韵庵主人,又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中一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