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①二卷。清尹任修,尹足法纂。尹任,枣强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八年(1669)任肥城县知县。尹足法,邑人,举人出身,曾任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知县。尹任掌肥城县后,至十一年(1672),奉檄修志,因旧志散轶,无成例可则,适邑人李运昌有手辑邑志藏本,尹任仍取其书而而加删削,历数月而新志成。《肥城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此志对李运昌志稿几乎未加增订,全部承袭,门类极繁,内容简陋,中间多有脱略不备。②十卷,首一卷。清凌绂曾修,邵承照纂。凌绂曾字公赤,浙江归安人,附贡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任肥城县知县。邵承照字香听,北京市大兴县人,任翔鸾书院山长。肥城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六年知县顾廷,再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尹任,三修于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曾冠英,四修于此。其上距旧志又六十余年未续修了,这期间,虽山川道里典章文物均一如其旧,而人才辈出,事故纷呈。凌绂曾莅任后,适上官有重修《山东通志》之命,而邵承照侨寓邑中,于肥城县掌故,拾遗补缺,著有成书。乃与邵承照商榷体例,重辑邑乘,延邑中士大夫,分任采访之役,邵承照总其事,历时六月而书成。《肥城县志》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列目为:方域志、古迹志、建置志、礼仪志、学校志、田赋志、职官志、登进志、人物志、杂志。卷首有序,凡例等。此志体例纯仿照陆清献《灵寿县志》,而稍加变通。其可称之处是取材严谨,对旧志中所载,虽与体例不合者,亦不轻易删减,以存其真。为地方志中的杰构。

猜你喜欢

  • 夏小正校注

    四卷。清魏本唐(生卒年不详)撰。魏本唐,字又瓶,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解元,曾任直隶知县,又改就教职。是书依傅崧卿注本,列举诸说,参以己见,并对正文作校订、注释。是书对傅氏以

  • 易义别录

    十四卷。清张惠言撰。作者收录了孟氏易四家即孟喜、姚信、翟元、蜀才,京氏易三家即京房、陆绩、干宝,费氏易七家即马融、宋衷、刘表、王肃、董遇、王廙、刘瓛。就释文集解及他书所引之内容分别辑成别录,以著其源流

  • 外国传

    五卷。宋代释昙景(生卒年不详)撰。昙景,亦作县勇,又称昙无竭。所作《外国传》一书,自述游西域事。昙无竭于宋永初元年招集沙门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发迹远行,经龟兹、达高昌,过葱岭度雪山,到达罽宾月氏,于

  • 朱子实纪

    十二卷。明戴铣编。戴铣字宝之,婺源(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给事中,以弹劾太监高凤,诏下狱,廷杖至死。《明史》有传。《朱子实纪》一书详细记述了南宋著名学者朱熹生平学术的始

  • 铁云藏陶

    三卷。清刘鹗撰。刘鹗,详见《铁云藏龟》条。藏陶三卷,共著录先秦陶片五百六十八枚。陶片字体,足可与鼎彝文字相比证。这些陶片据认为是春秋以后之物,因其字体与周初古器字体相合者少,而与战国晚期之器上字体相合

  • 圣宗集要

    八卷。清费纬祹撰。费纬祹字约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上古至明代大圣大贤及讲学诸儒的事迹,重在宣扬道家思想,认为伏羲、黄帝皆活二百岁,颛顼、舜、禹皆百余岁,伊尹百岁,周文王、周武王

  • 遁世编

    十四卷。明钱一本(详见《像象管见》条)撰。此书记古来隐逸之士,自唐虞至元,分神隐、真隐、儒隐、节隐、侠隐、哲隐、达隐、高隐、别隐九类,共十四卷。其内容甚为芜杂,且疏漏也多。如钱一本将其不知姓名的人一概

  • 逸礼考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生平详见《礼经旧说》条。《汉书·艺文志》记述:“《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汉兴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据《汉书》所载:《礼》古经五十七卷,(亦即五十七篇)除今文十七篇外

  • 舍是集

    八卷。清王翼凤(生卒年不详)撰。王翼凤,约生于清末,江苏仪征人。他世承儒素,十八岁入学宫,其间泛读九经诸子。主持家业,居业无恒,年青时曾浪迹山水之间,被褐行吟,幽忧劳苦;年壮后专心以八股求取功名,终无

  • 昭代丛书

    五百六十一种。清张潮(1650——?)编。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安徽歙县人。曾任翰林苑孔目,能词,爱好文学,以刊刻丛书为世所称。辑有《虞初新志》,著有《心斋聊复集》等,此书初为张潮编,后有杨复吉等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