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翊运录

翊运录

二卷。明刘廌编。刘廌字士瑞,青田(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明代诗文作家诚意伯刘基之孙,刘琏之子。洪武二十三年(1390)袭封诚意伯,次年被贬归里,筑室于里第西鸡山下,取名“盘谷”。洪武三十年(1397),流遣甘肃,不久赦还。永乐年间(1403-1424)卒。刘廌长期在家乡隐居,诗文描写隐居生活,表现闲适情怀,亦有反映边塞生活之作。诗风清俊开爽,但功力不及其祖刘基,有《盘谷集》10卷。《翊运录》成书于永乐年间,书中主要编集刘基生前所得皇帝的御书、诏诰以及刘基的行状事实。书名乃取诰文中“开国翊运”之语缩略而成。书前有浙江王景所作的序言。成化年间(1465-1487),巡按浙江御史戴用有感该书年代已久,字迹漶漫,又重加编辑刊刻,并请杨守陈作序。嘉靖初年(1522),刘基九世孙刘瑜袭爵,为光耀门庭、显示祖德家声,在书前增入了刘基所作表颂五篇,又于书后增入袭封诰敕及部议题本、谢恩表之类的内容。由于该书几经人手,尤其是刘瑜的增补,因此体例上较为混乱。《四库全书》采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猜你喜欢

  • 尚书读法

    五卷。清安吉纂辑。安吉字汇占,江苏无锡人。本书卷首题安高发天柱原编,安吉乃其孙。安吉叙述其祖父治《尚书》大意时说:“篇宗伏生,文从许氏,自为章句。不泥传以书叙及增多之篇,与伏生经不合不可合读。”表明安

  • 王氏存笥稿

    二十卷。明王维桢(1507~1555)撰。王维桢,字允宁,号槐野,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家居,地震遇难。著有《王氏存笥稿》。是集为王维桢诗文别集,凡二十卷。为其挚友余姚孙

  • 易经图说

    一卷。详见《周易本意》。

  • 檀几丛书录要

    七种,七卷。清何思钧编辑。何思钧字双溪,灵石(今山西省灵石县)人,主要活动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本丛书摘出王晫、张潮《檀几丛书》中有关教训子弟修身劝学诸书,汇为一集,共七种:清姚廷杰《教孝

  • 折肱漫录

    六卷。明黄承昊(生卒年不详)撰。黄承昊字履素,号暗斋,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黄洪宪之子,万历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黄氏因体弱多病,故留心医药,参研医理,此书为其学医心得。分为养神、养气、医药三门,卷

  • 履庵集

    十二卷。明万士和(约1555前后在世)撰。万士和,字思节,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恭。士和性耿介,不媚权贵,以忤张居正去官。著有《履庵集》。是集为万士和诗

  • 河东盐法志

    十二卷。清觉罗石麟撰。石麟,正红旗人。由笔帖式官至江宁布政使。雍正五年(1727)迁山西巡抚。是书雍正初年官修,于五年告成,时石麟在任署名。是书卷一为盐池、禁垣,卷二为畦地、种治、渠堰、山泽、滩地,卷

  • 四书理话

    四卷。清张楚钟撰。张楚钟字石瓠,江西泰和(今同)人。是书为楚钟所著《务宝胜窝汇稿》之一。凡例言有所见闻,或有所会悟,随得随记,名曰理话。其书于训诂外别创一体,阐发名理,精粹处似格言。又每举算术方式为喻

  • 墨君题语

    二卷。明项圣谟撰,项圣谟字孔彰。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此书皆是题墨竹之文。上卷为李肇亨作,下卷为李日华作。李肇亨字会嘉,李日华之子。此书《四库全书》收入存目。有《李竹懒先生说部全集

  • 春秋经解

    ① 十三卷。孙觉(1028-1090)撰。孙觉字莘老,高邮(今属江苏)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孙觉早年师事著名经学家胡瑗,从胡氏受《春秋》学,后中进士,累官至右正言。王安石与孙觉原是好友,遂引用之,欲其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