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冠服图考

群经冠服图考

三卷。清黄世发(生卒年不详)撰。黄世发,字弱中,晋安(今福建闽侯县东北)人。是书略以郑氏释礼,于弁服皆有通例,而散在诸注,读之茫无端绪,故仿李如圭《仪礼释宫》之意以类相比,使成条贯,自序称乾隆四十七年(1782)秋书于宁阳之云龙讲院,则其成书之时与地也。是书分《元服》、《衷服》、《杂服》三卷,附图三十一。今核其文,似未足于其意相符。如云“延在上裹在下”,又云“纮属于武垂其两端”,立文皆不审谛。又引《左传》疏云“纮缨皆以组为之”,又引江慎修云“缁布冠用布,玄冠黑僧”。案“屈组为纮”,语出郑注,“玄冠用僧”,本于董巴、司马彪,考事不求其源,乃下引《左传》孔疏及江慎修说。其《首服篇》中疏失若此类者尚很多。《衷服》《杂服》两篇亦宜视此。又《首服篇》以冕弁冠为次,独于皮弁、韦弁述其用事所宜,若冕与冠则略而不言。《衷服篇》首明服章,次明朝服深衣之等,于弁服又从省,详略殆无准则,是又体例之未善也。然亦有数事,颇见识见,其谓冕旒之数,天子皆十二,诸侯皆九,以下悉准礼器,更无差降,义与黄度,王应电、宋绵初、孔广森、孙诒让同,足以正旧说而贻后嗣,功亦不可没也。福建治三礼者,同时有林乔荫撰《三礼陈数求义》三十卷,是书尝引其说。二家之书,其自序皆署乾隆四十七年,而黄氏成书稍晚,后来亦无征引其说者,或脱稿而未印行,或印行而流行未广欤?是书成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浙江嘉兴刘氏嘉业堂有抄本。

猜你喜欢

  • 文献征存录

    十卷。清钱林(1762-1828)撰。林初名福林,字叔雅,一字东生,号金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进士,官至侍读学士。熟于汉唐注疏。该书以碑志遗事进行编次,记述清代名人。惟对资

  • 礼杂议

    一卷。晋吴商(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商字里不详,据《隋志》知为晋益寿令,《晋书·礼志》称博士,本书答刘宝议亦称国子博士,盖又尝为此官也。《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晋益寿令吴商《礼难》十二卷,《杂

  • 漳浦县志

    十九卷,续志一卷,清陈汝咸修、林登虎等纂。陈汝咸,康熙年间进士,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漳浦县知县。林登虎,邑人,曾任山西临汾县知县。按漳浦县有志,始于明嘉靖九年。万历七年和万历三十

  • 重修山阳县志

    二十一卷,图一卷。清张兆栋、文彬修,丁晏、何绍基纂。张兆栋,号酉山,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市)人,同治九年(1870)任淮安漕运总督,次年调任广东巡抚。文彬,满洲正白旗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同治

  • 鼎录

    一卷。南北朝时期陈朝虞荔撰。虞荔,字山披,谥曰德,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梁朝时曾为中书舍人。陈文帝时召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因其母死于侯景之乱,由是终身布衣蔬食,不听音乐,受到文帝

  • 泽雅堂文集

    八卷。清施补华(1835-1890)撰。施补华字均甫,乌程(浙江吴兴)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佐左宗棠幕,积军功,累迁至二品衔道员,未实授而卒。尝嘱其友镌小印曰:“我辈岂是蓬蒿人。”盖以功名自许

  • 刘氏系词义疏

    一卷。辑佚书,南齐刘瓛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刘瓛字子珪,沛国(今江苏沛县)人,曾征为步兵校尉,不就,卒谥贞简先生。其事见《南齐书》本传。《经典释文·叙录》引《七录》云,刘瓛作《系词

  • 三朝野记

    七卷。清李逊之辑。李逊之,字肤公,江苏江阴人。明御史李应升之子,自称“江上遗民”,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三朝野记》述明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史实,起自万历泰昌太子时挺击、移宫、红丸三案,至崇祯十七年(16

  • 待轩诗记

    八卷。明张次仲(1589-1676)撰。次仲字元岵,号待轩;初名允昌,字孺文,晚号浙汜遗农。浙江海宁人。明亡后,绝迹人事,著述甚富。有《周易玩辞》、《困学记》、《待轩诗记》、《待轩集》。是书前载总论二

  • 春晖堂丛书

    十二种,三十七卷。清徐渭仁编辑。徐渭仁字文台,号紫珊,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国子生出身,善画山水花卉及竹,工于汉隶,收藏甚富。《春晖堂丛书》于道光咸丰间陆续刊成,兵燹后原版阙坏,复由渭仁之子徐允临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