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猗氏县志

续猗氏县志

①四卷。清周之祯修,崔曾颐纂。周之桢字甫,河北清苑县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同治二年(1863)任猗氏县知县。崔曾颐字少伊,永济县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主讲郇阳书院。同治五年(1866),周之祯设局纂修猗氏县志,命同人广为采访,秉公酌夺,以期无滥无遗。崔曾颐润色,历六月而志成。《续猗氏县志》同治六年(1867)刻本。全书四卷,分为:卷一城池附桥梁,学校附书院,祠祀,公署;卷二户口,田赋,仓贮,风俗,职官,循绩;卷三选举,封荫,人物,忠烈,孝义,方技,耆寿;卷四列女,祥异,识余,艺文附撰著。此志自宋之树编修至同治年间,九十余年间之事,分别比叙,尚称精密。按猗志自宋本后,乾隆三十九年(1774)有邑令毛圻本,因锓板无存,卷帙亦少,无法为定本。经周之祯再加订续,此志完整精美,可足为训。此外,卷四艺文后附有书目一小卷,为考知猗邑历代文人之撰著,有益后生,甚可嘉。然此志尚有谬误之处。按猗氏知县,宋之树续修本,于职官类载至陈腾章为止,系康熙五十三年任。考康熙五十三年无人专任知县,而是平阳府知府潘钺兼任,五十六年去职,下至康熙六十一年,无人继任,宋志既未载述明白,此志亦缺漏不列,使后人无从稽查,且潘钺虽为知府兼摄县治,府治固应载列,但县志也不可缺,不然后人苟不查府治,则不知如何,既为增续宋本而作,就应补宋本之缺,不应随之不载。该志尚有光绪六年(1880)重印本刊行于世。②二卷。徐浩修,潘龙梦纂。徐浩,河北宝坻县(今天津市宝坻县)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十三年(1874)翰林院编修,光绪五年(1879)任猗氏县知县。按猗志在同治六年(1867),邑令周之桢曾为续修,距此志不过十余年,以历代续修时期考之,本不足以增修,奈光绪三年、四年两年,山西连遭大祲,赤地千里,河东列县,被灾尤重。猗氏地本扁小,人民素依农为生。大灾之后,田土荒废,生民涂炭。加以建设之败,故冢之流离,苟不搜罗编缀,数十年后,更难有人继续。光绪六年(1880),徐浩开局纂修,潘龙梦主其事,历数月,志成。《猗氏县志》光绪六年刻本。全书于户口、田赋、税课、仓储诸目,论叙最详,这是因为猗邑自大灾之后,生民凋残,田地荒芜,故此篇逐细查录,为使后人考知各村遭灾之轻重,与当时赈救情况提供便利。此外,在艺文志后,附有撰著,惜仅搜罗四种。

猜你喜欢

  • 葵园四种

    三十九卷。清王先谦(已著录)撰。该书汇辑王先谦诗集、文集、书札及自撰年谱,有《王祭酒年谱》三卷、《虚受堂书札》二卷、《虚受堂诗存》十八卷、《虚受堂文集》十六卷。文集前有门人苏舆序,云“至自撰年谱,记其

  • 优古堂诗话

    一卷。宋吴(约1109年前后在世)撰。吴,字正仲,安徽滁州人。绍圣四年(1097)时中宏词科,靖康时官翰林承旨,与耿南仲朋比为奸,力主割地议和,建炎时谪放以死。其人品殊无足观,然诗话多有可采。其书凡百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二十卷。不著撰人。此书前有南宋嘉定丙午(按:宋嘉定无丙午,疑为丙子之误,即1216年)和安大夫特差判太医局何大任序,言此书家藏六十余载,不知作者为谁。明弘治己酉(1489)济南朱臣刊刻时,改名《保幼大

  • 拘虚晤言

    一卷。明陈沂(详见《维桢录》条)撰。此书皆为陈沂所著杂说之文,一卷,分三十四条,二千余字。其体例有些近似连珠体,先取两事排比成句,作为比喻,而后阐明其寓意,即不用韵,也不注意修辞,语言朴素、浅显,通俗

  • 禹贡分笺

    三卷。清方溶撰。方溶字蓉浦,浙江海盐人,岁贡生。《禹贡》有图,始自晋裴秀,但其图久佚。后来研究《禹贡》的学者,也大都配有图,但都没有胡渭的《禹贡锥指》详细。方溶此书,意欲简约,提纲挈领,书首列有十幅图

  • 曙海楼帖

    四卷。清王寿康刻刘墉之书。刘墉(1719~1804)为清代著名书家。字崇和,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工书,尤长于小楷,书风用墨厚重,貌丰骨劲。此帖于道光十五年(1835)刻成,兵燹后石损大

  • 孝经钩命决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凡十条,其中“中国多孝则风雨时”一条,“孝旨如醴泉”一条,“作礼制乐,孝以事天,则景星见也”一条,“流深者其水不测,孝至者其敬无穷”一条,“正朝夕者视北辰,正性情者视孝子”一条

  • 伤寒论直解

    六卷。清张锡驹(生卒年不详)撰。张锡驹字令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父张大章,欲著书而未成,命锡驹继承其志而著书。张氏从师于张卿子,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当时同郡张志聪、高世栻等聚众

  • 积古斋藏器目

    一卷。此书不知编书人姓名,亦无年月可考。书中所辑系仪征阮元积古斋的藏器,共录74器。根据编末题记,此目系据翁方纲《积古图后记》及《瀛州笔谈》所载录入。与《积古斋款识》相校,则此书所录百虺钟、素栈钟、残

  • 雉舟酬唱集

    一卷。清杨恩寿(1835-1891)、越南裴文祖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又作朋海,别署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咸丰八年(1858)优贡生。同治元年(1862)受湖南郴州知州魏镜余之聘,在府中充任教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