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粤风集

粤风集

四卷。清修和原辑,李调元(1734-?)辑。修和,睢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李调元,字羹堂,一字赞庵,号雨村、墨庄,绵州(今四川省绵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广东学政、直隶通水道。调元聪明好学,治学范围广泛,嗜藏书,家有数万卷。辑有《函海》丛书,多达二百余种。著有《童山诗集》、《雨村诗话》等。此书为李调元在修和编纂《粤风》的基础上,从民间广泛收集材料编纂而成。卷一、二为采自民间的诗歌,有五言、六言、七言等多种形式,大多短小精悍。除一些反映农民生活(如日出、日落、隔水、种田、灌溉)的诗作外,亦有不少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诗篇,如《蝴蝶恋花》、《相思曲》、《妹相思》、《杂歌》等,均颇为大胆,清新可人。卷三、四则尽是《狼歌》。包括吴代原辑《狼歌》一,四明黄道原辑《狼歌》二。《狼歌》为对山歌,以一问一答歌唱的形式为基本特征,向人们展现出清代两粤地区少数民族(尤其是峒人)的风貌。作者并于书中详加注释,比较详实地记载了《狼歌》的歌词,唱法、渊源、作用、音韵、格式等情况,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现有嘉庆李氏校补本行世,《函海》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明内廷规制考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首卷记宫阙、额名。二卷记朝制章服。三卷记中宫朝仪。是书与《明史》、《明实录》、《明会典》所记,或详略不同,或互有出入,可为参证,书中对于宫殿亭馆轩斋池苑以及盐局司厂房库的方位地址,

  • 陶朱公养鱼方

    见《养鱼经》。

  • 德国学校略论

    二卷。德国花之安(1839-1899)译述。花之安,德国礼贤会教士,汉学家。1865年来华传教,1885年加入同善会,1898年移居青岛,后死于该地。花之安对中国植物学有较深的研究,并发表过许多宗教哲

  • 佳趣堂书目

    不分卷。清陆漻撰。陆漻(约1657-1727),字其清,山东平原人,寄居苏州,以行医为业。年少失学,典衣节食,以抄书换钱入肆购籍,好书之癖,常人不及。因得书不易,每得书而归,将书端置于几,揖而后藏,其

  • 读经救国论

    六卷。孙雄撰。孙雄(1867-1935)字师郑,江苏常熟人。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吏部主事。1903年袁世凯任其为北洋学生监督。1909年张之洞在北京设京师分科大学,任文学科长。辛亥革命后,从事

  • 通学斋丛书

    五十一种,其中九种为二十五卷,其余不分卷。清邹凌沅编。邹凌沅字叔澄,江西高安人。丛书名曰“通学”,是取中西学术融会贯通之意,所收大部分是介绍西方文化学术的著作和译著,如邹凌沅编《中外章程汇编》、《格致

  • 袖中锦

    一卷。宋太平老人撰。《四库全书·杂家类存目》谓,“旧本题宋太平老人撰,不著名氏。其书杂钞说部之文,漫无条理,命名亦不雅驯。盖书贾所依托。曹溶不考,误收入《学海类编》。”全面否定此书。今检其书,共记天下

  • 诗义堂集

    二卷。《后集》六卷。清彭辂(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彭辂字敬舆,号泰来,广东高要人,生卒年均不详。少喜欢诗古文辞,古文金石都有成书。尤其是诗学的功力颇深,其特点是不为旧制所限,敢于创新,可谓群雅之才

  • 唐风集

    三卷。唐杜荀鹤(846-904)撰。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安徽石台)人。相传是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唐昭宗大顺二年(891)中进士第。天复三年(903)春,田頵欲举兵叛杨行密,使其向梁

  • 医宗金鉴

    见《御定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