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类经

类经

三十二卷。明张介宾(1563-1640)撰。张介宾字景岳,又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随父游历京师(今北京),求学读书,拜名医金英(金梦石)学医、尽得其传。壮年投笔从戎,遍历我国东北各地,度过军旅生活,但无所成就,便卸职回京数十年致力于医学,以医为业,成为当时名医。明黄宗羲在《南雷文定·张景岳传》中称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可见医誉很大,晚年回山阴老家隐居。著作有《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景岳全书》等。张氏钻研《内经》数十年,其造诣颇深。其医学思想的主要特点首先是阐发了“医易同源”的思想,如《类经附翼》指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鉴”。故“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二者运用得当,就有“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的可能。其次关于命门阴阳学说。张氏以为命门位置,系“居于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命门和肾正如易坎卦所表示的,上下断者属阴,代表两肾,中间一横属阳,代表命门。命门重在生化,是生命的根本,命门之火,谓之元气“真阳”,命门之水,谓之元精“真阴”。治病当求其本,真阴真阳必保持不伤。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再次立甘温固本大法,认为“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临床常用温补之剂。对后世影响颇大。《类经》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是分类研究《内经》的重要著作。张氏认为《内经》“经文奥衍,研阅诚难”,本着“发隐就明,转难为易”之意,采用“尽易旧制,颠倒一番,从类分门,然后附意阐发”的方法,经历四十余年,将《素问》、《灵枢》原文,按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三百六十余条,以类相从,编撰成书,故名。全书约八十万字,纲目清楚,条理井然,除将《内经》“从类分门”以外,还在每条原文之下评加注释,对前人之说进行评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结合临床实践,发明颇多,深为后世推崇。此外还将《灵枢》、《素问》二书融合一起,全面注释,以《灵枢》启《素问》之微,以《素问》发《灵枢》之秘,互为表里,互通其义,对研读《内经》者帮助很大。是诸多《内经》注释本中,较好的一本。有明天启四年(1624)初刻本、道光二十年(1840)宏道堂重刻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唐纪

    无卷数。明孙悫撰。悫字士先,华容人。是书乃根据《旧唐书》、《新唐书》改写而成,主要因二书互有舛谬,故予以纠正。其体例参取编年、纪传二体,以诸臣列传分附于本纪之后,盖仿前代实录附载诸臣列传之例,其它如表

  • 尚书王氏注

    二卷。清马国翰辑。《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云:“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解》。”《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尚书》十一卷,王肃注;《尚书驳议》五卷,王肃撰。《旧唐书·经籍志》有《尚书》

  • 孤石山房诗集

    六卷。清沈心(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沈心字房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诸生。早从查慎行游,工诗,其诗颇有查氏法。著有《孤石山房诗集》六卷。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华严五十要问答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五十要问答》主旨显一乘文义分齐,故作五十要问答。通过广征博引,分辨他说,阐明作者所见主张和观点。所提问题并不依经文的先后,大义是

  • 扬州水道记

    四卷。刘文淇撰。刘文淇,字孟瞻,江苏仪征人。父锡瑜,以医名世。文淇孝养承志,能得观心。稍长即精研古籍,贯串群经。其据《左传》、《吴越春秋》、《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诸书,谓唐宋以前,扬州地势南高北下

  • 古文尚书

    三卷。清马国翰辑。龚自珍认为,孔壁中书固皆古文,然安国以今文读之,又与西汉之今文博士有什么区别呢?虽然说孔安国是古文家的开山之祖,如此看来也难以名实相符。而王先谦则认为,孔子当时用古字来书写“六经”,

  • 碧湖集

    二卷。释水光(生卒年未详)撰。释永光,字海印,湖南益阳人。此集为永光卒后友人西山逸士溥儒为之选刊者。计诗二百六十余首,分为二卷。上卷为五古及五律。下卷则七律及五言绝句。其诗气体高妙,音节自然,以五律为

  • 极没要紧

    一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旧本题“公是先生撰”。公是先生是刘敞别号。据钱曾《读书敏求记》,称此书为刘敞弟子所记。然此说来源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载,是晁公武之语,说明晁公武时还有传本,

  • 孝经集灵

    一卷。明朱鸿撰。朱鸿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是书卷首有虞淳熙序及朱鸿自序。书中征引故事,采经史百家,凡二百三十一条,又附录二十八条载辽、金、元以至外域释道二家所记。其关于《孝经》典实,搜采略备。朱

  • 道德经石刻

    二卷。旧题晋右将军王羲之书(不确)。古人研究《道德经》者,或立注释解载于竹帛、或书写经文刻于石上以传后世。收藏家以古者为珍品,有的还假造今作为古品。此篇就是有人从石碑上拓下来后,加盖铃宣、连珠印及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