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簠斋尺牍

簠斋尺牍

① 不分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本书以册记,书中所录各信,均为陈氏与吴大澂讨论金石的函件。信尾所署年月,起自同治元年(1863),至光绪五年(1879)。信中所考订商榷者,多关于金石文字之学,唯金多于石。而属于金者,又以三代彝器多于秦汉以后杂器。书中独具匠识及精引之语,有的彼有而此无,亦有彼无而此有者。两书宜于互证,而不容偏重。关于金石文字考释,陈在信中说,今之释古文者,书缺有间,以意为之者,其推阐不可不详,断制不可不谨,不要矜为创获,顾此失彼,释甲忘乙,自误以误人。陈氏此说,洵为千古名言。有1919年“涵芬楼”石印本。② 不分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本书十二册,一至三册为致潘伯寅书信,四至七册为致王懿荣书信,八至九册为致鲍康书信,十册为致雨帆、韦卿、味琴诸人书信,十一、十二册为致吴云书信。九册前有鲍康题记,十册后有鲍康录存,及陈氏致鲍康、潘伯寅、王懿荣之书稿。十二册末有陈敬第跋。从跋中可得知,此十二册为陈敬第所辑。前十册为陈介祺手迹,后二册为其假录陈氏书稿。考各册牍尾年月,致潘伯寅书起自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至光绪二年(1876)十月,致王懿荣书起自同治十二年(1873)九月至光绪十年(1884)五月,致鲍康书起自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至光绪二年(1876)闰五月,致吴云书起自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至光绪十六年(1890)二月,其致雨帆、韦卿、味琴之书则在光绪元年、二年(1875、1876)之间。上述诸人,皆有金石之好,因而时以文字往复,函牍交驰,一器一文,互相探讨,必求其当。遇有疑义,虽问难至于再三亦不嫌烦。清代金石学家,抉择至精,收藏至富者,唯陈氏一人。惜其矜慎太过,不轻易落笔,故生平著述甚少,留下来的主要是一些书信。他在致潘氏信中说,吉金文字应以义理定之,可期清真雅正;如以字测之,则易有支离芜杂之弊。他在致吴云信中说,对于金石,释以多见为第一,考经为第二,证许为第三;有据者则断之,无据者不可徒博,以至愈引愈远,更加不当。有1919年“涵芬楼”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罗提督事实

    一卷。编者不详。传主罗逢元字旋吉,清末叶湖南湘潭人,武生。与太平天国军作战勇猛,累功擢至提督。该书包括行状、国史列传、通态列传、县志列传、表墓、墓铭、志思碑、翰飞楼记以及家世出身事迹战功清单等。现存有

  • 赵恭毅剩稿

    八卷。附《裘萼剩稿》三卷。清赵申乔(1644-1720)撰。赵申乔字松伍,又字慎旃。江苏武进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商邱知县,官至户部尚书,政绩卓著,卒谥恭毅。本编首奏议,次序记,再次案牍之文

  • 庄子通义

    十卷。明朱得之(详见《宵练匣》)撰。此书前有朱得之自序,称《庄子》一书命辞跌宕,设喻险奇,而世人多称其荒唐谬悠。所以他加旁注以详释经文,作此《庄子通义》。前人研究《庄子》者,有南宋咸淳年间(1265—

  • 洗心居雅言集

    二卷,明范槚撰。范槚字养吾,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考取进士,官至知府。《洗心居雅言集》共有史论二百四十一条,书前有陶望龄所作的序言,书页的上方及行旁都有评语。序言前标曰“新

  • 寿昌县志

    ①十二卷。清钟沛修,陆铭一纂。钟沛,乾隆年间任寿昌县知县。陆铭一,县儒学。《寿昌县志》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山川、风俗、田赋、户口、坊乡、城池、桥渡

  • 少室山房续稿

    十五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胡应麟,字元瑞,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后屡试不第。性嗜书,购书四万余卷,筑室贮藏。才力富健,著有《诗薮》

  • 易窥

    无卷数。明程玉润撰。玉润字铉吉,江苏常熟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历官易州知州、大理评事,为程颐后裔。《经义考》载程玉润《周易演旨》六十五卷,却不载《易窥》。《易窥》由浙江汪启淑家进呈,仅有十

  • 调梅鼎禅师语录

    十四卷。清代释明鼎(生卒年不详)述,释宝宣等编。明鼎,俗姓冯,号粟庵,字调梅,晚年自称恬退翁。其生平事迹详见《恬退翁后录》辞条。明鼎所说,由门人宝宣所编成的《调梅鼎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该语录

  • 武林掌故丛编

    二十六集,一百八十六种,六百二十二卷。清丁丙(1832-1899)编。丁丙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江浙藏书家,所编丛书还有《武林往哲遗著》,其自著亦颇丰,有《善本书室藏书志》

  • 墨子杂志

    六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此为《读书杂志》之第七种。王念孙校订《墨子》的目的,在《读墨子杂志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墨子》之书,旧无注释,亦无校本,故脱误不可读。至近时卢氏抱经,孙氏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