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正义
三卷。曹尔成撰。其生卒年不详。尔成字得忍。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禹贡正义》成于康熙十三年(1674)。该书多据蔡沈集传,间或出以己见。其说则有背于经文,且无所依据。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采芝堂刻本,今藏北京市文物局。
三卷。曹尔成撰。其生卒年不详。尔成字得忍。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禹贡正义》成于康熙十三年(1674)。该书多据蔡沈集传,间或出以己见。其说则有背于经文,且无所依据。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采芝堂刻本,今藏北京市文物局。
六卷。清杨寿昌刻苏东坡书。杨寿昌字保初,四川成都人,光绪十八年(1892)知黄冈县。以黄州为苏东坡旧游之地,于是刻其书。杨守敬为之鉴定。先刻成四卷,又续刻二卷,多取自《三希堂》、《观海堂》等帖。按其自
二卷。明谢廷谅(生平见《薄游草》条)撰。谢廷谅著有《千金堤心志》,已著录。此集上卷为诗,下卷为文。前有万历十六年(1588年)陈文烛序,称其学问日富,变化无穷,与胡应麟并称。其作虽工丽,但边幅太狭,犹
十二卷。萧智汉撰。萧智汉,字云泽,号五江,湖南湘乡人。该书以月为纲,分别节气,而后逐日纪述。取材广博,凡正史、野史、山经、地志,乃至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书,古今名人文集,无不搜讨。所引各书,都冠以书名
一卷。唐陆德明(约550-630)撰。德明字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著有《经典释文》,为汉魏六朝以来群经音义总汇,是研究隋唐以前文字音韵及经籍版本的重要资料。已收入清修《四库全书》五
十九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摘取宋代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五人著述的梗概,分条目编辑而成,并在每条下做了注释。有《周子》一卷、《张子》一卷,《程子》十卷、《朱子》七卷。有《正谊堂全书
七卷。明吴继仕编。继仕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公信,徽州(今甘肃徽县)人。除此书外,还著有《音声纪元》。据宋《馆阁书目》载,《六经图》六卷,宋杨甲撰,毛邦翰增补,共三百零九图。又据《宋史·艺文志》载有叶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作者在阅读唐、宋、明人文集时,随笔记录其中主要史事而成的札记,以供查检引用。作者在札记中直接摘录的大约一百一十余种原文前后,没有案语和论述,但总集及后半部分涉及唐宋短文、清代儒
十卷。明金幼孜(1368-1431)撰。金幼孜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今属江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初,累迁谕德兼侍讲,帝重其学,北征时,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有旨据
不分卷。瑞典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撰,陆侃如(1903-1978)译。高本汉是瑞典语言学家、汉学家。曾任哥德堡大学教授、副校长,远东文物博物馆馆长,瑞典皇家人
十六卷。明姜宝(详见《周易传义补疑》)撰。姜宝认为,《春秋》义在褒善贬恶,其中如所谓尊君父、讨乱贼、敦典庸礼、内安外攘的“经世之法”,也只于其叙事中见之。《春秋》“盖多直书而义见,即有笔削,其褒贬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