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福安县志

福安县志

①九卷,明巫三祝修,黄启仕纂。巫三祝,广东龙川人,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四年任福安县知县。黄启仕,儒学训导。考福安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及巫三祝来,邑志之不修已三十余年。巫令创议重修,延黄启仕主其事,至崇祯十一年而成此书。兹篇搜采尚称详备。惟纲目混乱。如明嘉靖与万历年间改变役夫受雇银价事,应载于兵食志中之差役目,却载于舆地志中之市镇目下,明显失当。文字亦欠雅洁。②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侯谨度纂修。侯谨度,曾任福安县知县。福安县志,明曾三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先后两修。侯谨度任县令后,以旧志多讹误漏失,故又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纂成新志。《福安县志》乾隆四十八年刻印。共二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分野;卷二,建置沿革;卷三,疆域;卷四,城池;卷五,山川;卷六,田赋;卷七,物产;卷八,学校;卷九,祀典;卷十,礼仪;卷十一,风俗;卷十二,职官;卷十三,公署;卷十四,军制;卷十五,祠庙;卷十六,名宦;卷十七至卷十八,选举;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人物;卷三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卷二十四,艺文;卷二十五,祥异;卷二十六,摭遗。兹篇距前志仅二十余年,所增材料有限。然其正旧志之误处较多。其于唐薛令之,宋杨复等邑之著名人物亦记述较详,能显出此邑之特色。③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张景祁修,黄锦灿纂。张景祁,钱塘(今杭州)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年(1877)任福安县知县。光绪五年(1879)离任。光绪八年(1882)复署。黄锦灿,邑人,举人。按福安县志,迄乾隆四十八年(1783),已先后六修。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刘之蔼再修。张景祁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已数十年未修,倡议重修。延黄锦灿总其事,于光绪十年(1884)刻印。共三十八卷,分为二十六门:依次为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城池、田赋、物产、学校、典礼、军制、风俗、职官、公署、名宦、选举、人物、孝义、文苑、流寓、隐逸、列女、方技、古迹、艺文、祥异、杂记。兹篇卷帙繁多,搜采丰富。考证尤精,且逐条下注有出处。如杂记类所引,有《闽书》、《全闽诗话》、《名胜志》、《金溪闲谈》、《宏简录》、《朱文公年谱》、《山房随笔》、《齐东野语》、《丹铅馀录》等,多达数十种,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显胜于旧志。

猜你喜欢

  • 凤池集

    清沈玉亮、陈琬同编。沈玉亮字瑶岑,字亦村,武康(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清初戏曲作家,工诗古文,屡试科场,终不得志。长于谱曲,与洪升齐名。有杂剧《鸳鸯冢》、《钟馗吓鬼》,还有《课蒙余录》等。陈琬生卒

  • 齐论语

    一卷。清马国翰辑。是书凡六十四条,按今之论语篇次分配。今之论语,为汉安昌侯张禹所定。其作《论语说》二十一篇,用古论篇次,是兼采三家而以鲁为主。《经典释文》引《新论》,云古论与齐、鲁文不同有四百余字,郑

  •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

    一卷。不著撰人。《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的内容有五,一是列晋代僧睿、僧显,宋代僧人慧崇、慧通,后周僧宝、玄景等人往生西方之事。二是列述唐代释道绰禅师撰《安乐集》。道绰自隋大业五年(609)废讲,专弘净

  • 大易合参讲义

    十卷。清朱用行撰。朱用行字翼承,新建人。此书大旨以朱子为主,首列《本义》,而以“正义”、“析义”次之。“正义”以阐发朱子之旨为主,“析义”则兼采他说。又认为象数不可全废,所以间采瞿塘来知德之说,补于“

  • 康茂园行述

    一卷。清康亮钧述。亮钧,山西兴县人,荫生,官至顺德府知府,其他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其父康基田(1728-1813)事迹。基田字仲耕,号茂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因事革职,

  • 典论

    五卷。魏曹丕(187-226)撰。曹丕字子桓,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次子。曹操死,袭位为魏王。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代汉自立,都洛阳,国号魏,是为魏文帝

  • 文水县志

    十二卷。清范启堃、王炜修,阳步霞纂。范启堃字厚之,北平(今北京市)人,同治元年(1862)恩科举人,光绪九年(1883)任文水县知县。王炜字亭,扶风人。以拔贡署猗氏县。前令江因病久不视事,案牍山积,炜

  • 音韵问答

    一卷。清钱大昕撰。钱氏生平见“恒言录”。是编于《潜研堂文集》中摘出问答十五则,并益以《同音假借说》、《古今方音说》、《答严九能书》、《答周松蔼同年书》等,遂成一书。卷末有吴江沈懋德跋语,大略云:三十六

  • 孟子微

    八卷。康有为(详见《中庸注》)撰。首有自序。总论第一,性命第二,心身第三,仁义第四,礼智第五,孝悌第六,仁不仁第七,王霸第八,仁政第九,同民第十,政制第十一,外交第十二,战第十三,贵耻第十四,师友第十

  • 大般涅槃经义记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般涅槃经义记》是今世所存三本注解《涅槃》本之一,较之法朗集解(即指署名为宝亮集解)本经论未大备,法数或不周;灌顶疏本疏专依台教,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