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附记

礼记附记

六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潭溪,一号书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家境贫寒,天资聪颖,十一岁中秀才,十四岁中举人,十九岁成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学政、翰林院侍读,内阁学士等职。生平致力于经学,金石学研究,成为有清著名的经学家,金石学家,著述颇丰。曾对许多著名青铜器、绘画及书法杰作等进行大量注释,汇成《复初斋文集》三十五卷。撰有《经义考补正》、《春秋分年系传表》、《十三经注疏姓氏考》、《两汉金石考》、《汉石经残字考》、《奥东金石略》等著作,翁的十八种著作合刊为《苏斋丛书》(1924年重刊印行)。翁氏在1801-1804年守护高宗陵墓的闲暇期间,注释《礼记》而成《礼记附记》六卷,另有《孟子附记》、《诗经附记》、《论语附记》共得十四卷,收入《畿辅丛书》。《礼记附记》网罗诸书,辨其真伪,较其得失,时有新解。《礼记》一书,自郑玄为之作注,是书得以通行。郑玄阐明古义,释其异文,成就颇著,但文中不无疏漏之处。方纲常于郑注异文处,肆意品评,颇多非议。如《曲礼·拾级》,郑玄注“拾”当作“涉”,是借声,乃一声之转,“涉”为本字,“拾”为假借字。翁氏以为拾涉音虽相近,但不能以此断定其音近致伪,所谓“凡说经者以训义言,则容有后师之推测,以形声言、则岂容读者之潜易乎。”否定以声训义,视为妄测。翁氏乃金石学大师、于形体研讨颇精、但拘于门户之见,怀疑经文释义中的以声相训、见解未免失之偏激。本书有清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灏辑《畿辅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排印本《丛书集成初编》收入是书。翁方纲的手稿本藏李氏木樨轩。

猜你喜欢

  • 天马山房遗稿

    八卷。明朱浙(1486-1552)撰。朱浙,字必东,号损岩,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湖广道监察御史。著有《天马山房遗稿》。是稿为朱浙之甥张秉铎编辑,隆庆年间刊刻行世,共八卷

  • 南窗记谈

    一卷。撰者不详。劳格《读书杂识》卷十一考为“徐度撰”。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认为:“徐度所著之《南窗记谈》,原书已亡,后人从他说部中抄取二十条,伪题此名,托之徐度。”又考宋元间说部,如《墨客挥犀》、《

  • 遂初堂书目

    一卷,南宋尤袤撰。尤袤(1127-1194),字延之,号遂初,谥文简,江苏无锡人。著名目录学家。自幼聪明好学,嗜书成癖,绍兴十八年(1148)二十二岁中进士第一名,历官著作郎兼太子侍读、枢密院正兼左谕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

  • 言旧录

    一卷。清张金吾(生卒年不详)撰。金吾字月霄,江苏常熟人,古文献学家。该书记其生前学术经历。书中有其妻季景和序。金吾四十一岁时,景和亡故,再两年金吾亦故去。此书止于金吾四十二岁时。金吾喜藏书,有《爱日精

  • 稼溪文存

    二卷。清黄维翰(生卒年均不详。)撰。黄维翰字申甫,号稼溪,江西崇仁人,光绪进士。署龙江府知府。为官清白廉洁。著有《稼溪文存》、《稼溪诗草》、《黑水先生传》、《易独断春秋通议》等。此集凡2卷。皆为文。前

  • 学庸正说

    三卷。明赵南星撰。南星字梦白,号侪鹤,高邑(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忠毅。此书分《大学》一卷、《中庸》二卷。每节衍为口义,逐句阐发,而又以不尽之意附载于后。

  • 砭傲金针

    一卷。清同治年间华耶稣会士李秋(生卒年不详)译。李秋字问渔,其事迹史籍记载甚略。此书前有光绪九年(1883)间渔序,称“西国有《金书》一卷,虽奇零小本,而其言克傲良规,最为深切。阅之,觉书旨以治傲为本

  • 家范

    十卷。宋司马光撰。是书卷目与《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相同。首列《周易·家人》卦辞,及节录《大学》、《孝经》、《尧典》等诸篇之语为全书之序。以诸经治家之语为纲领,其大旨归于义理。全书十九篇,皆用裒

  • 匪莪堂文集

    五卷。清刘岩(1656-1716)撰。刘岩字大山,本名枝桂,字月丹,号无垢。江苏江浦(今南京)人。刘岩妙于音律,善绘事,尤喜奕,以善奕名里。后发愤读书,入县学,为诸生。康熙棋进士,入翰林。名震京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