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卢氏注

礼记卢氏注

一卷。汉卢植撰,清马国翰辑。此书中如《檀弓》子游趋而就客位注,应当附属后文夫入门右下,《月令》止狱讼注,乃趣刑狱毋留有罪注。《文王世子》小乐正学于大胥赞之注、胥鼓南注,应当并入《王制》。《玉藻》于大夫有公讳无私讳注。凡祭不讳庙中不讳注,教学临文不讳注,应当收入《曲礼》。《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注,应当收入《月令》。《祭法》有虞氏禘黄帝注,应当收入《大传》。还有天子七庙注,应当收入《王制》。这类情况都不如臧庸本之妥当。《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注,详绎文义,左道谓邪道也,这是卢语。地道遵右,右为贵,因此,《汉书》说右贤左愚,右贵左贱,因而,正道为右,不正道为左,是孔语,不如臧本只辑录邪道句更为合适。《曲礼》已驾仆展軨注,軨车辖头靼也,这里依据《释文》,而孔疏写作辖头轊。《续汉志》刘昭注引軨辖头。考察《说文》革部,靼柔革也,在鞣也鞼革绣也之间。则靼并非辖头所施,应当认为孔引是正确的。轊就是軎之变体。《说文》:“軎,车轴也”。阮元《车制图解》云:“桐城马宗梿曰,礼先言展軨,次言奋衣由右上。”可见,軨为軎末之軨,不是舆中之軨。记疏引卢注軨谓轊头,此说正确,《释文》引卢注谓辖头靼,则是错误的。此说十分清楚,国翰没有对其加以考察,这是其疏失。《曾子问》客入吊,康子立于门右北面,公揖让升自西阶,这是《檀弓》夫入门右,郑注北面辟正主所本。观孔疏郑知北面者,《曾子问》云卫灵公吊,季康子鲁哀公为主,康子立于门右北面,辟主人之位,可见,郑知此当北面辟主人之位。而下云礼本多将郑注北面为经文者非,此言《檀弓》注北面字,误作经文,作夫入门右北面耳,今对于经文删支北面字,下引《檀弓》疏作为证据,不知疏谓古旧本及卢王礼,夫入门右下无北面字,并不是认为《曾子问》立于门右北面无北面字,这是因灰读疏时不慎所导致的错误。卢所依据版本与郑不同(详见前臧辑本解诂条下),自序误信孔疏郑亦附卢马之本一语,认为郑采用卢本,这是错误的。其他象舛讹没有被订正以及遗漏之处,应当参照臧本。《丧服大记》夫于妻于昆北执之,依据孔疏夫于妻于昆弟执之者为妻及自为兄弟但释之,卢无别释云云,补为妻二句为卢注;《乡饮酒义》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依据《诗·南陔》等篇小序孔疏云云,补《南陔》六篇今亡其义未闻二句,这都显示出其细心,但臧本却没有涉及。《乡饮酒义》认为郑注依据卢本,与《坊记》诗云先君之思以畜寡人,认为郑注依据卢本恰好相同。臧本在《坊记》中也附载郑注。可见,对于《乡饮酒义》,起初没有加以辨别,只是漏略而已。此书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墨史

    三卷。元陆友撰。陆友,字友仁,一字宅之,自号研北生,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文学家。其父以卖布为业,友独刻苦学习,工书法,精鉴赏,尤长于五言诗。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侍书学士虞集佩服其

  • 丈雪语录

    一卷。清释澈编。澈生平事迹及《丈雪语录》均详见《丈雪醉禅师语录》辞条。

  • 姓氏谱纂

    七卷。旧本题明李日华(生卒年不详)撰。李日华著有《梅虚先生别录》。旧说本书所列姓氏,依《百家新笺》。《百家新笺》为黄周星所编,以“朱王万寿”为首句。黄周星崇祯十三年进士。《百家新笺》后有自跋,称书成于

  • 善生福终正路

    二卷。意大利陆安德(详见《真福直指》条)撰。《善生福终正路》是一部传播耶稣教义的通俗读物,此书分上下两卷,卷一撰述修身、理家、祈祷、看经、听讲、解罪诸法。卷二撰述圣体、弥撒、受难诸说。终言福死之方。总

  • 诗传题辞故

    四卷。清张漪(生卒年不详)撰。漪字绿村,直隶怀来(今河北怀来)人,诸生。是书无序例,单就诗传题辞做解。书首列总题,次列分题,又次列篇题。篇题之下,首列小序、朱传,间引《论语》、《荀子》,及司马迁、韩婴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

  • 周易口诀义

    六卷。史徵撰。史徵,又作史证、史文徵、史之证,唐或五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所撰《周易口诀义》,《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六卷,原书已佚。今有清人辑本六卷,系自《永乐大典》辑出,大

  • 周易图说

    二卷。元钱义方(生卒年不详)撰。义方字子宜,湖州(今属浙江)人。尝举进士,其仕履不详。该书成于至正六年(1346)。上卷列7图,下卷20图。认为《河图》是作《易》之本,非兼取《洛书》。复认为朱熹《周易

  • 周易广义

    ①四卷,图一卷。明郑敷教撰。敷教字汝敬,江苏吴县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此编用注疏本,以程传、朱义为主,加以推广,阐发其说,故取名为“广义”。凡是诸儒之说与传、义相符的则采用,稍有不相符合的则去

  • 两广奏草

    十六卷。叶盛撰。叶盛(见《叶文庄公奏疏》)。《两广奏草》原与其他奏议合为一编,后来单独刻印。此奏草是叶盛于天顺二年(1458)巡抚两广时所上疏稿。书前卷首有嘉靖辛亥(1551)张寰的序,称叶盛著作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