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书通故

礼书通故

一百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字元同,生卒年不详,定海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先后作过分水训导、内阁中书,朝庭特旨升用教授。此书阐发礼学,广采百家,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对前人学说择善而从,足可称“体大思精”。全书自“礼书通故”至“名物通故”分四十七门,又有“礼节图”、“名物图”、“叙目”共五十门类。书首有俞樾序,称其书“究天人之奥,通古今之宜。”李慈铭《桃华圣解庵日记》也称其书“于丧服最留心,故所诂足正前人之失。”三礼历来以郑注为权威,但此书驳斥郑注之处不下百条。如:“《周礼·地官·稍人》“丘乘”注:“乘,读与敶同。”此书则说:《礼记·郊特牲》“丘乘供粢盛”与《稍人》文例相同,无须破读。又如《仪礼·士婚礼》“下达”注:“先使媒氏下通其言。”此书则说:六礼的施行,从天子达于士,因此,首先不列举士,而说“昏礼下达”,不象冠礼自士开始。其次,此书又有前人驳斥郑注而此书又维护郑注的:《礼记·王制》“庶人祭于寝”注:“寝、适寝。”金鹗《礼说》认为“郑不知寝息在室,其堂乃行礼之地。”此书则指出:古代祭荐都在内室,金鹗未通古礼。再其次,此书有因前人申述郑注而未合郑注因之重新申述处:“职内”注:“若今之少内。”此书则指出:职内即少府,贾疏将啬夫当职内不对。此书除围绕郑注解释三礼之外,还有很多自己独有的研究范围:《周礼》经有传文参入,因之有可疑处;《仪礼》古只称为《礼》,今郑注本称《仪礼》,应是东晋人所改;陈邵说戴德删古礼、戴圣删《大戴礼》,都不可信。又论:《檀弓》篇不是伪作,《王制》不是汉代博士作,《月令》不是秦代的,《明堂位》是西周书。《郊特牲》说“朝觐私觌之非礼”与《司仪》合。《杂记》上说:大夫为未作大夫的父母服丧,在礼节上仿照士,这与《中庸》所论不相背。《祭法》所讲天子诸侯大夫的庙制,与各书有差异但实质上相通。凡此种种考订确为精到,有功于经学不小。全书立说十分审慎,如“西南其户”以为此经无确解,待考。读此书需特别注意的是,此书引用前人成说往往不引原文,只引大意,若不对照前人之书,直接根据著者之引文,就会与前人原文不相合。更有综合前人数条注释为一注的尤要留心。传世有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

猜你喜欢

  • 论语通释

    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循字里堂,江苏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著有《易图略》八卷、《里堂学算记》、《易章句》、《易通释》、《孟子正义》、《曲考》、《剧说》、

  • 华容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孙炳煜、汪文焕等修,熊绍庚、刘乙燃纂。孙炳煜,河南人,曾任华容县知县。汪文焕,成都人,曾任华容县知县。熊绍庚,华容县人,曾任户部主事。刘乙燃,华容县人,举人。华容置县于汉代。邑志创修

  • 衡阳县志

    ①四十卷,首一卷。清阎肇烺等修,马倚元等纂。阎肇烺,昌乐人,曾任衡阳县知县。马倚元,邑人,曾任广东钦州知州、翰林院庶吉士。衡阳县志,康熙年间曾两修,雍正年间再修,至乾隆年间知县陶易则已四修。此志则续陶

  • 方简肃文集

    十卷。明方良永(约1506前后在世)撰。方良永,字寿卿,福建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大约生活在正德元年(1506)前后。弘治三年(1490)进士,历官浙江左布使政,其时,钱宁方得志,众公卿不敢出一言,方

  • 板桥杂记

    三卷。清余澹心撰。明末,名士集于江南,余澹心以闽侨人才,来游国学,遂迁居金陵。文酒之咽、丝竹之场,皆所亲历。春灯燕子,转瞬兴亡,回溯袭游,作此记,此记分三卷,上卷记雅游,中卷记丽品,下卷记轶事,卷端自

  • 唐子

    一卷。原题吴唐滂(252-?)撰,清马国翰辑。唐滂,字惠润,三国时吴人,生于吴太元二年(252),撰有《唐子》十卷,约成书于吴亡入晋之后,其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从《意林》、《北堂书抄》、《艺文类聚》、

  • 谐声指南

    一卷。明吴元满撰。参见《六书正义》。此书专论谐声字的读音之别。吴氏认为有谐本声、谐叶声、谐本音、谐叶音、谐转声、谐转叶声、谐转音、谐转叶音八种之别,因而古有数字同从一字谐声而数字之读迥异。其实这种情况

  • 周易张氏义疏

    一卷。辑佚书,陈张讥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张讥字直言,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陈国子博士,东宫学士。其事见《南史》本传。其作《易》义疏,《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均作三十卷

  • 礼经搜义

    十四卷。余心纯(生卒不详)撰。心纯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浙江嘉善知县,湖广黄冈县(今湖北)人。此书见《明史·艺文志》、《黄州府志》,书首有邹观光(《序》末题“万历壬辰吏部文选司郎中邹观光撰”

  • 俨山集

    一百卷。《续集》十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辅臣,谪为延平同知,后晋为山西提学副使,累官至太常卿兼侍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