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

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

二十卷。清梅冲(生卒年不详)撰。梅冲字抱村,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梅谷成之孙。嘉庆举人。梅冲少承庭训,粗闻先人结论,未能竟学。后从李云门游,稍得门径。除本书外,尚著有《庄子本义》二卷、《勾股浅术》一卷。本书以答问体阐发经义,其体例为:卷一至卷十,《四书》;卷十一至十二,《易》;卷十三,《尚书》;卷十四至十五,《诗》;卷十六至十七,《春秋》;卷十八,《周礼》;卷十九至二十,《礼记》。梅冲为说,不拘泥于汉宋,或者独抒己见,或者全引旧解,或者摘录他书,如江永《乡党图考》、阎若璩《四书释地》、方苞《春秋通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之类。对《礼》尤其熟悉,大凡《四书》中涉及礼制的地方,及说《周礼》、《礼记》三卷,都颇精洽。其考辨鲁未曾用天子之禘及周以文王为太祖、后稷为始祖两条,尤其见前人之所未见。其他地方新义也颇不少。如《四书》卷中,认为孔子已开“性善”宗旨,但同一“善”又清浊高下不齐,这就是所谓“性相近”。自从程子分义理之性、气质之性、强赘之性二字,而义理仍是义理,气质仍是气质,那么就无所谓性,也无所谓性善,更无所谓相近。又认为曾子以“忠恕”解“一贯”,用《大学》证之,一目了然:诚意以前,是忠;正心以后,是恕;尽己叫做忠,合致知诚意,而后才为尽己;平天下以絜矩,是恕。其他条也大多考辨有据,反驳有理,持论平允。书前有梅冲自序及胡克家序。有嘉庆二十一年承学堂刊本。

猜你喜欢

  • 金正希年谱

    ①一卷。清程锡类编。锡类字不匮,明清之际安徽休宁人,系谱主门人。谱主金声(1598-1645),字正希,号赤壁,安徽休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授庶吉士,后告病归。南明弘光时任命为左佥都御史,

  • 屈辞精义

    六卷。清陈本礼(1739-1818)撰。陈本礼,字嘉会,号素村,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家藏书颇多,有别业名匏室,收储宏富。偶得宋版精本,尤珍藏之。曾立诗社于城南角里庄,将名流酬唱编为《南村鼓吹集》。

  • 齐物论斋词

    一卷。清董士锡(生卒年未详)撰。董士锡字晋卿,一字损甫,江苏武进人。候选直隶州州判。士锡为张惠言之甥,又与金式玉交谊最笃。故其词学邃密,寄托遥深。沈曾《菌阁琐谈》云:“《齐物论斋词》,为皋文正嫡。皋文

  • 荆溪外纪

    二十五卷。明沈敕编。沈敕字克寅,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此编辑录其邑艺文人物,上起汉,下迄明。共诗十一卷。词赋、碑铭、序、奏议、书、题跋各一卷、记、传各二卷、风土记拾遗、纪遗杂说各一卷。采摭颇为详赡。

  • 四书大全要言

    六卷。清刘源洁撰。源洁字一六,河南新乡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撰有《语录目谱》、《石居文集》、《学古录》诸书。其学出于孙奇逢,且笃守程朱之旨。《四书》之学,集大成者为朱子,《四书章句》网罗汉宋诸

  • 鲁斋心法

    元许衡(见《读易私记》)撰。该书刻于嘉靖元年(1522),前有怀庆府知府韩士奇序,称“正德庚表,得《鲁斋全书》,其行实文章备之矣。既而得其写本《心法》,细阅之,的然见我鲁斋行实文章所以重于世者,悉自录

  • 春秋衷要

    六卷。清李式谷(详见《易经衷要》)撰。式谷深于经学,撰有《五经衷要》七十二卷,该书是其中的一种。第一卷为隐公、桓公,第二卷为庄公、闵公,第三卷为僖公、文公,第四卷为宣公、成公,第五卷为襄公,第六卷为昭

  • 史脔

    二十五卷。明余文龙编撰。文龙字起潜,古田(今福建省古田县)人,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主事。该书杂录诸史,与赵维寰《读史快编》雷同,记事止于金、元时期。版本有万历四十六年(1

  • 梦晓楼随笔

    一卷。清代宋顾乐(生卒年不详)撰。宋顾乐字玉才,常熟(今江苏南部)人。此书主要内容为评论唐、宋、元、明诸名家的诗文,并简要介绍诗文集中的内容,很象简明提要。但全书前后无序跋,没有目次,也不按年代编排,

  • 易纬坤灵图

    “坤灵图”一作《灵图》。《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孙珏说此书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仅存论乾、无妄、大畜卦辞及史注所引“日月连璧”数语。缺漏散佚颇多。辑本有《四库全书》本、聚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