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满汉合璧通鉴总论

满汉合璧通鉴总论

一卷,汉本由元潘荣撰,满本由清阿什坛翻译。潘荣字伯诚,婺源桃溪(今属湖南省)人。隐居不仕,但此人博学,通诸经,尤长于史,学者称节斋先生,尝集苏句一百篇,著《通鉴总论》。阿什坛也写作阿什坦,国子监题名碑又称作何锡谈,字海龙,为金世宗后裔,初隶满洲镶蓝旗,后又改为内务府镶黄旗。顺治二年(1645年),授内院六品他敕哈哈番之职,九年考中进士,提升为刑科爱惜喇库哈番,康熙元年(1662年)改任给事中,七年(1668年)又充当实录纂修官,死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史载康熙尝召问经义,称阿什坛为大儒。译《大学》、《中庸》、《孝经》等儒学经典,潘荣《通鉴总论》亦为其一。至于潘荣所著汉本,梁谿杜诏认为通首全无结构,前后颠倒错乱,而爱之者又认为该书是后学之指南,言简意赅,事略义详,学者一翻阅之,上下千百年治乱得失,了明于心。上自三代,下及宋末,论断千古尤为切要,所以流传很广。左之右之,持论各不相同。阿什坛在任刑科时趁公务之外的闲暇,历三旬而完成满本,当时已是顺治九年以后。书成时作者曾对其子和素讲:“吾译诸书,惟此《通鉴总论》清语词句尽极其曲折,而与汉本之旨又无不吻合,汝辈当识之。”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和素按原稿厘正,并且依五经傍训规模,逐句侧缀以汉字,序而刊之。纵观全书翻译脉络,笔意古拙,略无生动,大概是清初旧稿,多用古语的原故。现世满汉合璧的书籍,在满洲字傍附以汉字的体例,也即由此而发端。此书有旧刻本。

猜你喜欢

  • 太乙金镜式经

    十卷。唐王希明撰。王希明年里不详,开元时曾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本书见于《新唐书·艺文志》,系著者奉敕而撰。太乙亦即太一,本为北极神之别名,为天神之最尊贵者。先秦术数有一流派尊奉太乙,称为太乙数或

  • 炎徼纪闻

    四卷,田汝成撰。田汝成,字叔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右参议,迁福建提学副使。史称其“博学工古文,尤善叙述。历官西南,谙晓先朝遗事,撰《炎徼纪闻》。”又“穷

  • 四书改错改

    四十卷。清程仲威撰。仲威安徽黟县(今安徽黟县)人。是书首录光绪二十年(1900)六月上谕。次仲威自序二首。序后又有余论,次例言十则,所反驳凡四百余条,他未尽驳者,特以其本于旧法而存之,意以为毛氏无一字

  • 青照堂丛书

    四十三种,八十六卷。清李元春编辑。李元春为清代中晚期人,年里事迹均不详。本丛书汇辑古今著述约八九十种,四部均收,颇有要籍。书序自述编选义例,说专取有用之书,现有其他丛书已载着盖不收录。丛书现存仅四十三

  • 圣门传诗嫡冢

    十六卷。附录一卷。明凌濛初(1580-1644)撰。凌濛初,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曾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后擢升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徐,他与

  • 含山县志

    ①三卷。明牟蓁修,蒋椿等纂。牟蓁,字龙崖,四川巴县人,进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来任含山县知县。含山志旧附于《和州志》,明正统六年,一修于朱沅,正德十三年,再修于黄标,嘉靖七年,三修于易鸾。牟蓁来

  • 尔雅经注集证

    三卷。附《音释》一卷,清龙启瑞撰。龙启瑞(1814-1858)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属广西)人。道光二十年(184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卒于官。研精小学,著《古韵通

  • 孙渊如年谱

    二卷。清张绍南辑,王德福续辑。绍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德福江宁人。谱主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官至山东督粮道,后引疾归,主讲钟山书院。于经史、文字、音

  • 秋锦山房集

    二十二卷。清李良年(1635-1694)撰。李良年,原名法远,又名兆潢,字武曾,号秋锦,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和兄绳远、弟符齐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齐名,并称“朱李”。康熙十八年(1679)曾荐

  • 四书说丛

    十七卷。明沈守正撰。沈守正详《诗经说通》条。此书汇集诸家之说,列于每章之后,亦时时发挥己说。所采之书多达二百二十六种,其中包括不少佛、道典籍。该书不囿于一家之言,遍采群说,征引每每得当。然去取不精,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