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温州府志

温州府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李琬修,汪沅、齐召南纂。李琬,曾任温州府知府。按温州,汉、晋时名东瓯、永嘉、缙州,至唐置温州,宋改名瑞安,后复为温州,郡名不一,郡志或称永嘉,或称东瓯、温州,自元以后则皆称《温州志》,而无别名。《温州府志》乾隆二十一年(1756)修,二十七年(1762)刻本,全书三十卷,首一卷。卷首为图。卷一星野。卷二疆域,附以形胜。卷三建置。卷四山川。卷五城池,目为营寨,各城关厢,而都里附之。卷六公署,附以邮传、仓储、邮政。卷七学校,附以书院、社学。卷八兵制,附以海防、驻汛、战舰。卷九祠祀。卷十田赋,附以户口、屯田。卷十一盐法。卷十二水利,附以海塘。卷十三关梁,附以坊表。卷十四风俗。卷十五物产。卷十六封爵。卷十七职官上下,目为郡职、县职、教职。卷十八名宦。卷十九选举上下,目为进士、举人、贡士、诸科、武科、叙用人员、例贡附之。卷二十人物上下,目为儒林、名臣、忠臣、循吏、介节、仕绩、孝友、义行、文苑、隐逸、方技附之。卷二十一寓贤。卷二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卷二十四冢墓。卷二十五寺观。卷二十六仙释。卷二十七经籍,附以碑碣。卷二十八文艺上中下,目为御制、赋、诗、诗余、记、序、碑、文、箴、诫、铭、赞、疏、表、论、书启、传、考、辨、跋、檄墓志表、祭文。卷二十九祥异。卷三十杂记。东瓯郡志,始作于明洪武时,弘治、嘉靖、万历修三次,自清康熙乙丑,复重修,此志继康熙志而作。体例严整,文词雅饬,足为名作。现有清同治四年(1865)周开锡、陈思燏补版印本。

猜你喜欢

  • 隋史遗文

    十二卷六十回。不题撰人,从书前序署印“吉衣主人”,可推知作者为袁于令。袁于令(1599-1674)一名韫玉,又名晋,字令昭,号于鹏、箨庵、白宾、凫公、吉衣主人、剑啸主人、幔亭仙史等。江苏吴县人,明末贡

  • 辉山存稿

    一卷。元萧国宝撰。国宝,字君玉,号辉山。生卒年不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流寓吴江。此集乃至顺二年(1331)其次子英所编定,孔东涛序。东涛序称其诗清新警策,句律整严。此本所载仅诗二十四首,为明崇祯间

  • 河东集

    十五卷。宋柳开(947-1000)撰。柳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正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973)进士,累官殿中侍御史。柳开年少时仰慕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宋朝变偶丽为古文,自柳开始。但其文

  • 文字蒙求广义

    四卷。清蒯光典(生卒年不详)撰。光典字礼卿,合肥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累官江南淮扬海道,候补四品京堂,出为欧洲留学生监督卒。博览群书,精小学,通史地,张之洞称其学兼今古。蒯氏

  • 诗音

    十五卷。清高澍然(生卒年不详)撰。澍然字雨农,福建光泽(今福建光泽)人。嘉庆七年(1802)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好古文辞。著有《春秋释经》十二卷、《论语私记》二卷、《诗音》十五卷。是书分平上去十卷、入

  • 五峰集

    ① 五卷。宋胡宏(1105-1155)撰。胡宏,字仁仲,建宁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之子。幼从杨时、侯仲良学,又尽得其父之学。优游衡山之下,凡二十余年。张栻曾受学于他。秦桧与其父交谊最深,故力汲

  • 孝经长孙氏说附考

    一卷。汉长孙氏撰。长孙氏,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汉书·艺文志》云,《孝经》一篇十八章,说《孝经》者有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孝经长孙氏说》计二篇,系汉初首传《孝经》者,所传为今文。据《隋书·

  • 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五十四卷;附一种,二十四卷。清吴志忠编。吴志忠,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治经学颇深。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后随父迁居上海,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璜川

  •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二卷。宋范应元(生卒年不详)撰。范应元,号果山,又号无隐斋谷神子。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大旨·诸家姓氏》称:“范应元,南岳寿宁观主,号果山,无隐斋谷神子作解”(指范应元为《老子》作解)。据此知范应元曾撰

  • 系辞十篇书

    十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第三,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以“十篇”为名,但据江苏巡抚采进本检核,只有《翼易书》、《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