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儒传易源流

汉儒传易源流

一卷。清纪磊撰。此书以朱彝尊《经义考》中内容为线索,对汉代诸儒及其易学著作全部收入。魏晋以后,凡见于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者,则全部收入,其它一概不录。此书目的在于明辨易学源流,但由于是作者随手杂抄《经义考》,不同原书校对,加之随意去取,间杂作者案语,故其书体例并不确切,非系统的易学史著作。此书刘承干跋曰:“是书自两汉下逮隋唐,师师相传之绪,信者著之,疑者阙之,不附会以失真,抑亦求汉易师师承者所可征信”,未免过誉之论。有嘉业堂刊本。

猜你喜欢

  • 赵氏铁网珊瑚

    十六卷,明赵琦美得无名氏残稿所编。此旧本题朱存理撰。其末有万历二十八年常熟赵琦美跋,其中称从秦四麟家得书品、画品各四卷,后又借焦篆藏本,卷数较之秦家本为多。用两本互校,增为书品十卷、画品六卷,其先后次

  • 测海楼藏书目录

    十二卷。清吴引孙编。吴引孙,生平不详。吴氏上承其父家藏之福书堂,本人并不太刻意致力收藏宋元旧本,但能够对实用性书籍广为收蓄。此目著录图书八万余种,卷首冠以御制敕撰之书,卷二经部、卷三四史部、卷五六子部

  • 代言录

    一卷。明杨士奇撰。杨士奇(1365-1444),明江西泰和人。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早孤力学,授徒自给。建文(1399-1402)初,召入翰林院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第一。永乐(1403-

  • 孝经长孙氏说附考

    一卷。汉长孙氏撰。长孙氏,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汉书·艺文志》云,《孝经》一篇十八章,说《孝经》者有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孝经长孙氏说》计二篇,系汉初首传《孝经》者,所传为今文。据《隋书·

  • 诗纬

    一卷。清马国翰辑。全书共计二十三条,另有注一条,又有附录注一条。与乔松年辑《汎引诗纬》一卷相比,马国翰辑《诗纬》多辑录了十六条。其中属于开元占经者计有十六条,这是乔松年所尽力搜求而终于未能得到的部分。

  • 蕴亭诗稿

    二卷。清金綎(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金綎字连城。先世居广东,后移居江南,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贡生。官宣城训导。金綎工诗。少年时至京城,秋天游灵佑寺。著诗有“高云不碍静,晴日自知寒

  • 江冷阁诗集

    十四卷。清冷士嵋(1626-1711)撰。冷士嵋,字湄江,丹徒(今江苏丹徒)人。明末诸生。入清绝意仕进,以授徒教学自给,尝与张自烈、魏禧、魏礼、宗元豫、盛远诸人相互唱和。著有《江冷阁诗集》、《江冷阁文

  • 春秋四家五传平文

    四十一卷。见《春秋五传平文》。

  • 称阳杂录

    一卷。清代章大来(生卒年不详)撰。章大来字泰占,号对山,官至训导,著有《玉屏山房集》等书。此书原版本叫《后甲集》,又叫《睢雷馆日记》。此本为清代学者赵之谦得原本残本后,整理刊行,并为此本题名为《称阳杂

  • 入长沙记

    一卷。清丁大任撰。此书记清顺治十年(1653)随袁巡抚赴湖南事,所叙皆风景细琐之语,颇不足存。但其记当时景物,也颇有致故姑存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