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初名《文献大成》。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明解缙(1369-1415)、姚广孝(1335-1419)等奉敕编纂。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吉水(今属江西)人。洪武进士,为官多次受谪,终死狱中,追谥文毅。著有《文毅集》。姚广孝字斯道。初为僧,名道衍。工诗画。选侍燕王,燕王立,录功第一。尝监修《太祖实录》。卒赠荣国公,谥恭靖。明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谕翰林侍读解缙等: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瀚,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尔。尝观《韵府》、《回溪》二书,事虽有统,而采摘不广,纪载大略。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书,至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厥浩繁。永乐二年十一月书编成。赐名《文献大成》。成祖审阅后,认为过于简略。复命太子少保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与解缙同监修。以翰林学士王景、侍读学士王达等为总裁。以翰林侍读邹辑、修撰梁潜、吴溥等为副总裁。此次参加编写者共有2169人。于永乐二年十一月编成。二万二千八百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改赐名为《永乐大典》。本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卷帙宏富,前所未有的大型类书。采集古今图书约七八千种,各类具备,无所不有。此书当时只抄了正本一部,欲复写刻版。但因工费浩繁未能完成。嘉靖四十一年选礼部儒士程道南等一百人,照《永乐大典》原本,抄写了正副二本。高拱、张居正校理,至隆庆初年告成。原本放在南京,正本贮于文渊阁,副本另贮皇史宬。明亡,南京原本与皇史宬副本俱毁。正本亦渐散失,乾隆年间查点时仅存九千六百七十七册,已经散失二千四百多卷。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翰林院靠近使馆,被劫走、遗失更多。光绪元年重修翰林院经查点所存已不到五千册,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京,又被焚毁、盗卖、劫走。所余仅有六十四册。清末之后渐转入北京图书馆。后来经过该馆历年搜集和各方面赠送的共有二百一十五册。加上从国外各图书馆和私家征集到的复制本,包括照片在内,共得七百一十四卷。此书以《洪武正韵》为纲,摹仿宋阴幼遇《韵府群玉》和钱讽《回溪史韵》二书的体例。按韵分别单字,在每一个单字之下,都先注《洪武正韵》的音义及各韵书的反切与解说。又用颜真卿《韵海镜源》的方式,备录其字的篆、隶、楷、草各种字体。之后分类汇辑各书中与该字有关之天文、地理、人事、名物、诗词典故、以至奇闻异事等各项记载。凡单字注释、引文之书名、作者,皆用红字写出,颇为醒目。或以一字一句分韵;或析取一篇,以篇名分韵;或全录一书,以书名分韵。如凡例所定“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元代以前的秘册佚文,往往一字不易的全行录入,因此保存了不少古籍。清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库全书》时,从中辑出的佚书,已经收入《四库全书》者,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零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合计三百八十五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还有虽已辑出,未及列入《四库》者,如《宋元两镇志》、《奉天录》、《九国志》等。此后,也时常有人从中辑录佚书遗文的,如清代徐松所辑的《宋会要》,其中大部分史料都是《宋史》所未记载的。《永乐大典》的文学价值是很高的。它出书也较早,比著名的法国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多年。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研究者对其成书的经过和情况也有不少撰文,可供参考。《永乐大典考》袁同礼撰,著录欧美各国所藏《永乐大典》卷数。《永乐大典考》李正奋撰,考订编纂《永乐大典》的经过和书的存佚情况。有明永乐六年原写本,已佚。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卷11127卷至11141卷,计15卷。日本昭和五年东洋文库影印卷19416至19426,共11卷。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全十册)。

猜你喜欢

  • 普陀山志

    二十卷。清许琰撰。许琰字瑶洲,福建同安人。赐进士出身。曾任壬子科顺天乡试同考官。普陀山,又名补陀、补陀罗迦山。后者为梵名也。其山在浙江定海县之东。距县百余里,孤峙海中。蜿蜒绵亘,纵横各十余里。梵书补陀

  • 散花庵词

    一卷。宋黄升撰。黄升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因其居有玉林,又有散花庵而名之。毛晋刊本以升(昇)作昃,以叔旸(暘)作叔阳;而诸本实多作黄升。考《花庵绝妙词选》旧传刻本,题为黄升;魏庆之《诗人玉屑》

  • 新安文粹

    十五卷。明金德玹撰。苏大重订正。其第十五卷为苏大自载其诗文。金德玹字仁本。苏大字景元,皆安徽休宁人。此书成于景泰、天顺间。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成于弘治初。《文献志》载此书之目于事略。此书补遗之内亦用敏

  • 左传器物宫室

    一卷。清沈淑撰。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条。

  • 尚书补阙

    一卷。清华长卿辑,并作集注。此书名“补阙”,是指补《泰誓》。卷首有华长卿自序。在自序中,华长卿说:“(汉)武帝时,民有得《泰誓》者,献之,合于伏生之书,并列于学官。今世所谓古文者,乃梅赜之伪书,非孔壁

  • 弇州史料

    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王世贞撰,董复表编。王世贞(1526-154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

  • 古隽孝略

    六卷。明顾充(生卒年不详)撰。顾充有《字义总略》。本书摘录古人隽语,分三十四类,并附以注释。亦间有考证。书末有重刻自跋,称始集古隽于定海学宫,镂版行之。而嫌其未备,更加增辑云云。但仍未能精核。

  • 宋文鉴

    原名《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宋吕祖谦(1137-1181)编。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州治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和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

  • 晏子春秋校勘

    三卷。清黄以周(详见《礼书通故》)撰。此书为《晏子春秋》校勘记。黄氏据吴鼒所刊《晏子春秋》及卢文弨《晏子春秋拾补》,参校孙星衍刻本及凌澄初,梁处素、孙颐谷二校,参考了王念孙《读晏子春秋杂志》、洪颐煊《

  • 伤寒舌鉴

    一卷 清张登(生卒年不详)撰。诊法著作。张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张倬之兄。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对伤寒颇有研究,著有专书。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对其父的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