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水浒传

水浒传

各种刊本卷、回数不一,详见后。明高儒《百川书志》所录《水浒传》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郎瑛《七修类稿》和王道生《施耐庵墓志》所记略同。该书明、清诸刊本中,或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或题“施耐庵编辑”,或题“罗贯中编辑”。其作者究为罗、施二人,或为其中一人,至今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施耐庵参与《水浒传》创作,目前一般已不甚怀疑,可能罗贯中修订过。罗贯中生平介绍详见《三国演义》。施耐庵生平资料极少,元末明初小说家,有人推断其生卒年约为1296-1370。籍贯有钱塘(今浙江杭州)、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迁兴化(今江苏兴化)诸说。据说他是元朝至顺进士,后不满政治腐败和官场生活而弃官归乡,闭门著书。又说元末农民大起义时曾入张士诚幕。长篇小说《水浒传》为其代表作品,各种刊本易名很多,有《忠义水浒传》、《水浒全传》、《水浒》等不同题名,叙述北宋末年宋江在梁山起义故事。水浒故事在南宋和元代已在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成为话本小说和杂剧的重要题材,如话本小说《宣和遗事》中已简略勾勒出了《水浒传》的基本情节。经过说话人和杂剧作家的不断创作,水浒故事不断演化发展,日趋丰富,施耐庵即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该书是第一部以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迄今为止这类题材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它以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为依据,描写了以梁山为根据地的一百零八位水浒英雄反抗斗争的全过程。通过各位好汉“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揭示了封建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全书虽是以“洪太尉误走妖魔”为序曲,呼应上天星宿之说,而实际上,是以高俅的发迹为真实开篇的。在腐败无能的宋徽宗朝廷中,高俅、蔡京、童贯等奸贼执掌中央大权,地方上有无数贪官污吏,直至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祝朝奉一层的土豪恶霸,把宋朝天下搞成了好人无处立足的黑暗世界,因此才逼得林冲、鲁智深、宋江、柴进、武松、杨志、孙立、解珍、解宝等好汉纷纷落草造反,用朴刀杆棒来洗雪仇怨、伸张正义。它从肯定的角度描写梁山英雄的反抗斗争,描写梁山英雄大聚义的壮丽图景,这是它历代受到读者欢迎的主要原因。该书后半部分也描写了梁山英雄受朝廷招安并参加征剿其他农民起义队伍的战争,表现了作者世界观的复杂和矛盾性。但在写招安的过程中,也揭露了统治者虚伪狡猾的招安阴谋,揭露了他们借招安之名行剿除之实的背信弃义,描写了梁山英雄被招安后的悲凉心绪和悲剧结局,客观上对招安进行了否定。该书结构严整,将各处英雄好汉的造反故事统御于梁山聚义的核心主线,布局匠心独运。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塑造人物众多,一百零八位英雄有半数以上个性鲜明,主要人物还有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其中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物形象在中国已家喻户晓。概括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堪称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但歌颂美化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宋江,刻意标举封建忠义观念,则难脱时代局限。总的来说,该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流名著,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它的故事情节成为后世许多小说、戏曲的题材来源,它开创的成功创作方法也影响了其后许多通俗小说的创作。该书版本情况极为复杂,各种刊本不仅书名改易,内容也有很大的增补或删改。从情节和文字内容上大体可分繁本(或称文繁事简本)和简本(或称文简事繁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字简略,细节描写较少,但包括大聚义、受招安、征辽、平田虎、王庆、方腊事,直至宋江之死;繁本描写细致,但无平田虎、王庆事。简本、繁本谁先谁后,学术界尚无定论。从存本回目形式上看,大体有如下几类:其一,百回本:明嘉靖武定郭勋刻本;明万历天都外臣汪道昆序刻本,明万历容与堂刻本;明末四知馆刻本;明大涤馀人识刻本,明清间芥子园刻本。百回本中,容与堂刻本题《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最为完整,保留该书较早的面貌,较有研究参考价值。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均影印容与堂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排印的《水浒传》亦是容与堂本。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据容与堂本的整理本《水浒传》。其二,一百二十回本:明袁无涯刊杨定见序,另有郁郁堂、宝翰楼刊本,内容全同。此本在百回本基础上增加据简本改写的征田虎、王庆事,“事文均繁”,为《水浒全传》。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据此本校点排印,题《水浒全传》。其三,一百一十五回本:黎光堂本,有温陵郑大郁序;明刊巾箱本;清金陵德聚堂刊本。其四,七十回本:明崇祯间贯华堂刊,题《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金圣叹评。此本系金圣叹用袁无涯本、芥子园本的删节本,仅取前七十回,并将第七十回后半部分添改,回目亦由“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为“梁山泊英雄惊噩梦”,此所谓金圣叹“腰斩《水浒》”。但因为它包括了该书精华部分,所以流传极广。七十回本另有坊刊王望如加评本,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石印本,亚东图书馆排印本,申报馆铅印本。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金本整理,把原书“楔子”整改为第一回,依据一百二十回本把最后一回“惊噩梦”改为“排座次”,出七十一回本,后多次重印。198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水浒传会评本》,会集金圣叹等六种评本的评语,较有研究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烟霞万古楼文集

    六卷。清王良士(生卒年未详。)撰。王良士原名昙,字仲瞿,号蠡舟,又号昭明阁外史,浙江嘉兴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良士少负狂名,言论举动,皆不与众人同。尝自言: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

  • 敩艺斋诗

    一卷。清邹汉勋(1805-1853?)著。邹汉勋字叔绩,号绩父,湖南新化人。咸丰举人,官至直隶、庐州同知。另著有《五韵论》、《读书偶志》、《颛顼历考》、《红崖刻石释文》等,共同收入《斅艺斋遗书》。是集

  • 恕谷中庸讲语

    清李塨(详见《大学辨业》)撰。是书乃塨里居为及门讲授《中庸》,门人记而录之。塨另撰有《中庸传注》,发抒理蕴,颇称邃密。是书大致相同,但也互有详略,且是书每用俗语达难显之情,尤为警切。如“仲尼曰君子中庸

  • 许印林遗著

    一卷。清许瀚(生卒年不详)撰。许翰字印林,又字澜沧,山东日照人。道光举人,官峄县教谕。深于训诂,好金石文字,袭自珍称之为“北方学者第一”。其撰述甚多,但刊行者殊少。其考释款识之作,仅录于吴氏《捃古录》

  • 松荫堂学易

    六卷。明贾必选撰。必选字直生,上元(今江苏江宁)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官户部主事,因替人辩冤被贬谪外地,不久升南京工部郎中。他解《易》以数为本,对《河图》、《洛书》之异同、先天后天之分别、

  • 关学编

    五卷。清王心敬(详见《丰川易说》)撰。明人冯从吾著《关学编》一书,记载关中学者人物。王心敬以其未为完备,遂采摭诸书,补其缺略,以成此书。冯书所载始于孔门弟子秦祖,终于明代王之士。本书则于秦祖之前加上了

  • 后汉书补逸

    二十一卷。清姚之駰撰。姚之駰字鲁斯,浙江钱塘人。康熙(1662-172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该书收辑后汉书不传于清代的八家,共有《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旸《后汉记》、

  • 礼记思

    六册。赵僎(生平不详)撰。僎明代南直海(今江苏东海)人。赵《自序》云:“言《礼记》之作,本于人心之思。《曲礼》曰:‘毋不敬’,即缀之曰‘俨若思’,思其敬之象;而《礼》之精乎三千三百,一敬也,一思也。不

  • 东行百咏集句

    九卷。附芳洲年谱一卷。明陈循(1385-1462)撰。陈循,字德遵,号芳洲,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见《芳洲集》)是编乃陈循被谪戌铁岭由京东行时,集古人诗句以抒怀而成七绝数百首。初得三百首,后又叠和

  • 李氏学乐录

    二卷。清李塨(1657-1733)撰。李塨字恕谷、刚主,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李塨曾向毛奇龄学习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配之说。作有《宫调图》、《七调全图》、《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合图》、《五音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