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正变指南图
六卷。是书为明末陈重光所刻。重光字端羲,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前有李雯序,谓其书为宋人未竟之本,故详于大而略于小。考卷首,列汉迄宋诸儒训故图谱音训之目,丛杂无次。第一卷全录小序首句。二卷作诗次序,皆本郑氏诗谱。三卷世次,四卷族谱,五、六卷杂释名物,俱为简略。只有五卷释刻漏稍详。其义例浅陋,且无佐证。时人疑重自辑,而托之旧本。
六卷。是书为明末陈重光所刻。重光字端羲,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前有李雯序,谓其书为宋人未竟之本,故详于大而略于小。考卷首,列汉迄宋诸儒训故图谱音训之目,丛杂无次。第一卷全录小序首句。二卷作诗次序,皆本郑氏诗谱。三卷世次,四卷族谱,五、六卷杂释名物,俱为简略。只有五卷释刻漏稍详。其义例浅陋,且无佐证。时人疑重自辑,而托之旧本。
一卷。明张鸣凤撰。鸣凤字羽王,丰城(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至桂林府通判。该书是其贬谪利州时,自京赴四川谪居地以及由谪居地回京途中所作,主要记载沿途所见之名胜古迹,于碑
①十五卷,清郑之侨纂修。郑之侨,字东里,广东潮阳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五年(1740)任铅山知县。《铅山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印。此志舆地志、建置志中,凡旧志讹误之处,皆予订正;户口
三种,三卷。民国丁锡田撰。丁锡田字稼民,又字卓千,山东潍县人。生平喜史地之学。是书收书三种,有《后汉郡国令长考补》一卷,根据出土之碑碣等、补钱大听所撰之不足。《山东县名溯原》一卷,考命名本义。最末一种
七种,十二卷。清鲍康编。鲍康字子年,歙县(今属安徽省)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夔州知府。鲍康擅长金石学,尤精钱币之学,是当时著名专家。丛刻收鲍康著作三种,有《观古阁泉说》一卷、《大钱图录》一卷及《观古阁
三十二卷。清谭莹(1812-1884)撰。谭莹,字光仁,另字玉生,广东南海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官琼州府学教授。后因劝捐防堵各公务有功,奉旨授内阁中书衔。其人早岁文名动两广,擅骈文。是集有
简称《佛祖通载》二十二卷。元释念常(1282-1341)撰。念常是元代禅宗杨歧派僧人。俗姓黄,号梅屋。世居华亭(治所在今上海松江)。12岁出家为僧,从平江圆明陆院体志学律学。成宗元贞元年(1295)受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土,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閒之。
六卷。清朱怀朴(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朱怀朴字素仔,历城(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诸生,工诗,著有《鹅浦集》。是集凡六卷,其诗风格近宋人,但摹拟太重。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四十五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曾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外。释者,我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之简称,后又泛指佛教。本书裒辑历代名僧
一卷。元范德机(1272-1330)撰。范德机字亨父,一字范椁,清江(今湖北恩施)人。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官,后任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范德机人称文白先生,与虞集等齐名。其诗多为描写个人日常生活及应酬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