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颂斋诗集

楚颂斋诗集

八卷。清胡焯(1804-1852)撰。胡焯,字光伯。湖南武陵人。九岁能赋诗。十八岁补县学生员。道光五年(1825)为拔贡。曾八次应乡试,至十九年(1839)始中举。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选庶吉士。后因父病回籍。二十七年(1847)散馆,时道光皇帝曾命诸人拟杨雄《长扬赋》作赋,胡焯竟能背诵《长扬赋》全文,一字不错,其拟作之赋亦居冠军。遂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咸丰元年(1851)充实录馆总纂官。次年,以大考二等第一擢侍读,为广东乡试主考官。事毕,赴任广西督学。当年冬卒于任。著有《楚颂斋文稿搜存》、《楚颂斋试帖诗存》等。此书中缝题作《研经堂遗书》,今从封面题名。卷首有同治元年(1862)陈启迈《武陵县志·艺林传·胡焯传》、同治六年(1867)杨彝珍《武陵县志·文苑传·胡焯传》。卷末附作者《楚颂斋诗余》,作者之子胡培和胡坦《跋》文。《诗集》录诗四百八十三首。按编年体编排,始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迄于咸丰二年(1852)。胡焯诗古风导源汉魏,颇能遗貌取神。律体则拟唐贤,风格亦颇遒劲。五古如卷一《上滩》、《送王石农之棠作令江南》、《寄竹伯》,卷二《自开封赴江夏》、《赋旅怀诗》十首、《三十生日》、《旅行杂诗》,卷三《哀永逝诗》二首、《得洪宅伯同年书》、赋诗代札》五首;七古如卷六《吕丽堂先生射虎图》、《题吴三畦邑令诗册》,卷七《题苗仙簏寒铠订韵图》;五律如卷一《外祖没于酉阳》、《为位布哭》、《衔哀既久》、《得诗二章》、《城上怀陈九香》,七律如卷一《朱仙镇岳鄂王庙古槐》、《与高芷庭、沅晴舫偓同出都途中咏怀》一首,七绝如《六偶成》四首,皆集中杰作。胡焯亦精研小学,故曾国藩为苗夔墓志,历数道光末年京师治小学诸人,他为居其中之一。此集中卷五《题凌荻舟同年青塘山居图》、卷七《送苗仙簏之山东》、《题苗仙簏寒灯订韵图》、卷八《奉使广东典乡试纪行》八首中第三首,均涉于文字音韵之学,由此可知胡焯于小学音韵确有根底。有清光绪十五年(1889)胡焯子胡庭培刻本。

猜你喜欢

  • 说文解字略例

    一卷。清高学瀛(生卒年不详)撰。学瀛广东番禺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是书系专释《说文》体例之作。所举大例有八:一曰建首,二曰本义,三曰辨形,四曰采音,五曰引经,六曰别说,七曰互见,八曰通训。每一

  • 登封县志

    三十二卷,清陆续萼修,洪亮吉纂。陆续萼,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知县。洪亮吉,详见《长武县志》。陆续萼欲重修县志,请示巡抚毕沅,毕即推荐幕宾洪亮吉主纂,续萼欣然同意。亮吉由

  • 素问直解

    九卷。清高世栻(生卒年不详)撰。高世栻字士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时家贫,笃志医学,从学于张志聪。著有《医学真传》、《伤寒论集注》等书。此书又名《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氏认为《素问》虽有多种注本,

  • 大易合参讲义

    十卷。清朱用行撰。朱用行字翼承,新建人。此书大旨以朱子为主,首列《本义》,而以“正义”、“析义”次之。“正义”以阐发朱子之旨为主,“析义”则兼采他说。又认为象数不可全废,所以间采瞿塘来知德之说,补于“

  • 说文佚字辑说

    四卷。清王廷鼎(生卒年不详)撰。廷鼎字梦薇,一字羡瓠,号懒鹤,江苏震泽(今吴县)人。著作尚有《字义镜新)。是书取《说文解字注》、《说文校议》、《说文释例》、《说文五翼》诸书所载古籀之偏旁及说解中字而不

  • 知新录

    三十二卷。清王棠(生卒年不详)撰。王棠字勿翦,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此书效仿顾炎武《日知录》体例,按类撰编,却不立部目。每论一事立一标题,且博采众家之说,详细考辨,间或阐述个人观点,力求详尽,但所采引

  • 续画品

    一卷。又称《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

  • 书山遗集

    二十卷。元吴会(?-1388)撰。会字庆伯。金溪(今属江西)人。至正三年(1343)举乡荐第一。入明不仕。以一足废,自称独足先生。所作诗文名《独足雅言》,共二十卷。已散佚。此集为其裔孙吴尚纲编定,更名

  • 六书假借经征

    四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这是一部征引经书语例说明假借字的书。上古字少,故有假借,在典籍中占十分之二三。假借因乎声,通假借必须通古音,否则就无从了解假借,就会以假借为正字,以至缪于古训。

  • 春秋左传嵇氏音

    一卷。魏嵇康(223-262)撰,清马国翰辑。嵇康字叔夜,谯国銍(今安徽宿县)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少孤,为魏宗室婿,仕魏为中散大夫。博洽多闻,崇尚《老》、《庄》。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与阮籍、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