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述注

楚辞述注

五卷。明来钦之(生卒年不详)撰。来钦之,字圣源,又字风季,萧山(今浙江萧山)人。原刊本扉页题“绘像楚辞”,其内容为:作者自序,陈洪绶绘屈原像及《九歌》十二图,屈原赋二十五篇目录(《九歌》、《九章》有分目),《九歌》下有“陈章侯(陈洪绶字)图附”字样。正文首页题“楚辞卷第一”,下有题衔四项,分两行,首行为:“汉宜城王逸章句”,“会稽王觉校订”,次行为:“宋新安朱熹集注”,“萧山来钦之述注”。正文以下分章摘录,以朱熹书为底本,节删较多,增补多本王逸、洪兴祖之说。书眉批语录班孟坚、陈章侯、陶岸生、钟伯敬之说,而录来氏一门之说最多,有来伯方、来且卿、来与京、来正侯、来子升、来有虔。此书只注订屈原作品,朱本的《续离骚》、《后语》全部删去。作者自序在肯定朱熹《集注》成就后称:“然其词旨难明,语意杳冥,非借解释,不能通晓……钦之伏而诵之,间或裒多益寡,此钦之述注之本意也。”可知此书无甚作者见解。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批评此书,称:“明人陋习极好名,来氏此刊,可为代表。列来氏子姓之说至四五家,则以屈子书作显扬宗亲之用也”。版本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原刊本,北京、上海、浙江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刻本,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藏。

猜你喜欢

  • 兰石词

    一卷。清董佑诚(1791-1823)著。董佑诚初名曾臣,字方立,江苏阳湖人,嘉靖举人,少喜文章,后肆力于律历数理与地名物之学,著有《董方立甲乙集》。董氏幼时即弃词赋之学,“于词尤不常作”(《序》),但

  • 五经文字

    三卷。唐张参(生卒年不详)撰。张参,唐代宗时(762-779)人,开元天宝间举明经,至大历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博通经史,精于字学。另著《唐广韵》五卷,今不传。是书为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大历十年

  • 相山集

    三十卷。宋王之道(1093-1169)撰。王之道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庐州濡须(今安徽合肥)人。宣和六年(1124)与兄王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调历阳丞,绍兴初,通判滁州,因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

  • 荆树居文略

    十卷。清李懋绪(约1671前后在世)撰。李懋绪,字汝时,号正所,江陵(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著有《荆树居文略》。是集为其弟子杨士琼所编。凡十卷,其中语录五卷,诗文五卷。李懋绪与赵御众、漆士昌为友。

  • 孔子集语

    三卷。南宋薛据(生卒年不详)编。薛据字叔容,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浙东常平提举。林德旸《霁山集·二薛先生文集序》称“薛氏世学盖三百年,玉成公学于慈湖杨敬仲,刊华据实,犹程门绪余,以弓冶授其子叔容。

  • 春秋胡传考误

    一卷。明袁仁(详见《尚书砭蔡编》)撰。袁仁认为,胡安国由于激愤王安石之废《春秋》于学官,于是承皇帝之命而作传,其目的在匡时,故多借题发挥。虽然胡氏用意是好的,但却不合于经义。袁氏此书即专门驳正胡氏之失

  • 东皋录

    三卷。明释妙声撰。释妙声,字九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曰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1370),与释万金同被召,总领全国佛事。所作诗文,辑为《东皋集》三卷。洪武十七年(1

  • 大复论

    一卷。明何景明(1483-1521)撰。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进士,官至提学副使。与李梦阳等倡言复古,号称“前七子”。此书为仿《昌言中论》而作,共分严治、上作、法行、任将

  • 樗庵先生集

    七卷。明王晔撰。王晔字韬孟。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任江西吉安府推官。选授南京吏部给事中,迁山东武定兵备佥事。此集文五卷,诗及日录各一卷。卷帙与《千顷堂书目》所载同。过庭训

  • 天一阁见存书目

    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薛福成编。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目录学家。同治四年(1865)副贡生,官右副都御史。天一阁在晚清之际焚于战火,藏书大部分被烧或遗失,薛氏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