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水利堤防纪要
二卷。清俞昌烈撰。俞昌烈,字鸿甫,直隶京师(今北京)人。道光时参军湖北,后自容城移治鹤泽,功绩杰出。屡被委以重任。其于公务之暇,广搜博采,编为是书。同治四年(1865)湖北藩署刊本。共二卷,共图二十一幅,每均附说。末有总论一篇,乃诸事务之考略也。俞昌烈于道光元年(1821)冬自豫至楚,数见狂澜泛涨,后从事两河,计十有四年,凡所阅历,必咨访舆论,并考志乘,其险易情形,宣泄故道,随笔记载。其将所得撰成此书,诚为深思熟虑之作。
二卷。清俞昌烈撰。俞昌烈,字鸿甫,直隶京师(今北京)人。道光时参军湖北,后自容城移治鹤泽,功绩杰出。屡被委以重任。其于公务之暇,广搜博采,编为是书。同治四年(1865)湖北藩署刊本。共二卷,共图二十一幅,每均附说。末有总论一篇,乃诸事务之考略也。俞昌烈于道光元年(1821)冬自豫至楚,数见狂澜泛涨,后从事两河,计十有四年,凡所阅历,必咨访舆论,并考志乘,其险易情形,宣泄故道,随笔记载。其将所得撰成此书,诚为深思熟虑之作。
一卷。周李氏撰,清马国翰辑。李氏佚名,《汉书·艺文志》儒家《李氏春秋》二篇,叙次于公孙固羊子之间,据此,马国翰认为李氏为战国时人。其书《隋书·泾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佚已久矣。惟《吕氏春秋
五十四卷。清鄂辉等奉敕撰。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贵州爆发了石柳邓、石三保等领导的苗民起义,历时一年许,后被官府镇压。此书详述了这次苗民起义发生、发展的经过及清政府善后措施。有武英殿聚珍版行世。
十卷。清朱紫撰。朱紫字天凝,少孤,事母以孝称。朱氏认为字学诸书能考一字之音,而不能识同音之字;韵学诸书能识同音之字,而不能读韵学之文。因取周兴嗣之《千字文》,除并其同声字四百三十七个外,实止五百六十三
一卷。清孙季咸辑。孙季咸原名葆成,以字行,山东荣成人,生卒年不详。是书兼辑郑玄注及陆德明《经典释文》,篇首列陆氏《孝经序录》及郑氏《孝经序》,经注之后,附以音义。郑注只载旧文,不标所出,于陆氏《音义》
三十卷。旧本题宋吕祖谦(详见《历代制度详说》)撰。但在吕祖谦年谱中均未载此二书。《历代制度详说》编辑很有条理,刊自元人。此书所征引的内容,大多是习见之事。在类书之中是比较浅陋的。似非吕祖谦所作。可能是
不分卷。清卢文弨撰。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二种。依据何允中本新序,与陆贻典宋校本、程荣本、明别本,互相校订。是者大书,其何本脱误之处,具注于下,别辑佚文,附其于后。既援用诸本参校,又引《春秋》三传、《
十二卷。《三州诗抄》四卷。清鲁曾煜(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鲁曾煜,字启人,号秋塍。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未受职,乞养亲归故里。教授生徒,终于家。本集收文一百二
见《太平御览》。
十二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撰。作者认为,《公羊》《穀粱》二传重在阐发《春秋》大义,不同于《左传》之重在纪事,而《左传》失于诬妄,其事其义俱不足尽信;但《公》《穀传》二传中,有掺杂《左氏》
四卷。清钱大昕(生平详见《元史氏族表》)撰。《元史》成书仓促,未修艺术志。大昕有志续补,广罗当时文士撰述,录其书目,以补《元史》之阙。以四部分类,凡经类有十二: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