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果蠃转语记

果蠃转语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瑶田(1725-1814)初名易,字瑶田,以字行;后更名易田,又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选授太仓州学正。从师方粹然,又与戴震、金榜同学于江永。为学长于旁搜曲证,对古名物多所考订。尚著《仪礼丧服文足征记》十卷、《九谷考》四卷、《释宫小记》一卷等十多种。程氏《通艺录》载《果蠃转语考》之目而无书。尹石公得稿本于北京,经陈慎登、方景略校勘,洪泽复校,收入《安徽丛书》第二集。卷末有王念孙跋语,称此书“为训诂家未尝有之书,亦不可无之书也”,其推崇至矣。《果蠃转语记》曰:“双声叠韵之不可为典要,而唯变所适也。声随形命,字依声立,屡变其物而不易其名,屡易其文而弗离其声。物不相类也,而名或不得不类;形不相似,而天下之人皆得以是声形之,亦遂靡或弗似也。姑以所云‘果蠃’者推广言之。”程氏认为双声叠韵是经常变动的,其字形与字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的命名,往往与物的形状有关,物虽不同,只要形状相同相似,其称名往往相同,出现“物不相类也,而名或不得不类”现象,而“声随形命、字依声立”,于是“屡变其物而不易其名,屡易其文而弗离其声”,比如瓜果之类叫作‘果蠃’,《诗·豳风·东山》:“果蠃之实,亦施于宇。”字亦作“果蓏”、“楼”、“括楼”;与瓜果形状相似的细腰蜂也叫“果蠃”,《尔雅·释虫》:“果蠃,蒲卢。”注:“即细腰蜂也。”《诗·小雅·小宛》作“蜾蠃”。“果蠃”字又变为“咕蝼”、“蝼蛄”、“蒲卢”等。程氏是要借“果蠃”这个词来阐发音义通转的道理和事物命名的规律。所论虽不尽是,但他所谈到的现象是存在的,对这类词的归纳和阐发,对于探求事物称名的根据,以及说明某些词语之间的关系还是深有启发的。该书共搜辑二百多个与“果蠃”一词有关系的词,用音义通转理论,阐发它们之间的关系,“凡草木鸟兽虫鱼之名,绝代别国之异语方言,由经典之所载,以至俚巷之歌谣,苟为双声叠韵之转者,无不触类旁通”(《中国训诂学史》)。其书所以名“转语”,本于扬雄《方言》,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一个语词音转而孳乳变化成的另一些语词,《方言》称为转语。清戴震曾作《转语》二十章。《果蠃转语记》收在《安徽丛书》第二集,书末附近代洪汝闿《校记》一卷。

猜你喜欢

  • 韵汇

    五卷。题清朱彝尊辑、鄞县沈道宽编次。沈氏序云:秀水朱竹垞先生得宋椠《广韵》,以为天之未丧斯文。夫《广韵》非古韵也,然由是而适于古,犹有门径可寻。自平水刘氏并为一百七部,分所不必分,合所不可合,而韵学昧

  • 晴花暖玉词

    二卷。清邓嘉缜(1845-1916)著。邓嘉缜号季垂,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曾历官贵州等地。工诗,著有《晴花暖玉词》。据书后跋称:“邓氏四十岁以后始为小词。”本书共收录其自光绪十一年(1885)迄民国

  • 左氏春秋杜注集解辨正

    二卷。清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初名登廷,字学斋,号六译老人,四川井研人,清末著名经学家、思想家。师从著名学者王闿运,治今文学。他对经学的认识一生经历了六次变化:前三变都讲今古之学,

  • 尔雅注疏本正误

    五卷。清张宗泰撰。张宗泰(1750-1832)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贡,历官天长、合肥二县教谕。著《周官礼经注正误》一卷、《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 知足斋丛书

    十三种,三十二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编辑。本书约刻于《汉学堂丛书》之前,时编者任刑部浙江司郎中。十三种书为:清黄奭校《仓颉篇》,汉郑玄撰《周易注》,魏郑小同编《郑志》,晋张磻撰《汉记》,晋薛

  • 愚斋反经录

    十六卷。清代谢王宠撰。谢王宠字愚斋,陕西人。全书主要论述儒家为学之道及易理、性理之说等内容。其中卷一至卷四为“论语尊注解意”,卷五为“《小学》、《大学》、《中庸》、《孟子》指要四种”,第六卷为“《孝经

  • 金史

    一百三十五卷。元脱脱(生平事迹详见《宋史》条)主编。凡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了上起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下至天兴三年(1234)蒙古灭金的金朝一百二十年历

  • 高宗翰墨志

    见《思陵翰墨志》

  • 国朝山右诗存

    二十四卷。《附集》八卷。清李锡麟撰。李锡麟字铁船,又字石臣,山西泽州(今晋城)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山右者,山西省之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右(西)得名。山右诗自赵懿侯《晋风选》、范彪《西晋诗选》、秦紫峰

  • 孔颜孟三氏志

    六卷。明刘浚(生卒不详)撰。刘浚,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成化年间(1465-1487)曾做过邹县教谕,邹县,孟子故里,使刘浚得以考订孔子、颜回、孟子的世系、事迹以及历代褒崇诸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