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续志
四十卷,首一卷,图一卷。清博润修,姚光发等纂。博润,满洲正黄旗人。翻译生员,光绪四年(1876)知事松江府。此志续嘉庆宋志而作,其纲目略依前志。此志有踵续前志者,如疆域志则补其未备,正其错误,秩官选举诸表、古今人传,则断自嘉、道以来。更有标异者,为道里、乡保及水道,盖今昔事殊;盐法、制度屡革,往今不同,故更为纂述;海运,试行于道光六年,前志所未有,则具其章制,附于漕运之后,而不别立子目。续志纲罗散佚,补苴缺略,历经四载而修成,可称清代续志之佳作。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
四十卷,首一卷,图一卷。清博润修,姚光发等纂。博润,满洲正黄旗人。翻译生员,光绪四年(1876)知事松江府。此志续嘉庆宋志而作,其纲目略依前志。此志有踵续前志者,如疆域志则补其未备,正其错误,秩官选举诸表、古今人传,则断自嘉、道以来。更有标异者,为道里、乡保及水道,盖今昔事殊;盐法、制度屡革,往今不同,故更为纂述;海运,试行于道光六年,前志所未有,则具其章制,附于漕运之后,而不别立子目。续志纲罗散佚,补苴缺略,历经四载而修成,可称清代续志之佳作。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
三十卷。清金德嘉(约1671前后在世)撰。金德嘉,字会公,号豫斋,湖北广济人,生卒年不详。少即笃于学,有志于古文,乡试中举后得安陆教授,康熙二十年(1681)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纂修《明史》
不分卷。明高世儒、高世学、高世宁编,三人俱明末高攀龙之子。此书记其父事迹。首为崇祯元年诰命及三年谕祭文,以下依次为礼部祭文,祭品清单、工部发给造坟工料价目、国史本传、小传、遗墨、文震孟等人跋、朱国桢所
二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所引的事迹至南宋末年。据此推断,此书可能是无人所为。建阳麻沙刊版。此书每二卷为一集,以广韵排列,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复姓之中,以上一字为韵而排列。每姓都引史传人物
二卷。清王建常撰。建常著有《书经要义》。是书前有王钺序,称其穷究四书,今所传者只《大学》二卷。是书大旨依《朱子章句》,首列经文,次为朱注,低一格,次为口义,次为辑说。口义者,建常以己意绎注意,期于详尽
十二卷,清黄元基修,吴苏海纂。黄元基,广西临桂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灵山县知县。吴苏海,时任教谕。灵县自明代以来叠遭兵燹,卷帙散失,文献无徵。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林长存,博采耆旧,
一卷。清郜煜撰。郜煜字光庭,汝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中书科中书。其书不解释十翼,只是六十四卦每卦撰说一篇,诠释大意,其大旨是想以义理来矫正象数的过失,以平易救穿凿之失,以切实救支离泛滥
二卷。清雷铎(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雷铎,字伯觉。蒲城(今陕西蒲城县)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陕西通志》称其事继母孝,曾由他郡背米,路遇水几近溺死,宁终日挨饿,不使继母缺食。家虽贫,还
一卷。东晋佚名译《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因书用阿育王事为喻,故命经名。旨在取故事十二则以证嘉言。首言人护经法,如母护子;次言近贤成智,近愚益惑;再次言与善师值得免众苦,与恶师值,则习恶事不离众祸;再言
一卷。清代冉觐祖(1636-1718)撰。此书以绘图形式来讲明“天理、性道”的学说。全图上标“天理”二字,来说明“性道”的重要,中间列有“存养、省察、讲学、力行”四项,来说明“体道”的作用,下写有一“
一卷。清黄叔璥撰。黄叔璥号玉圃。大兴(今北京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常锡扬通道。除本书外,尚著有《台湾使槎录》、《中州金石考》等。《南征纪程》记载康熙六十一年黄叔璥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