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说
十二卷。清黄生(1622-?)撰。生平详见《字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于句法、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大旨谓前人注杜求之太深,皆出于私臆。故著此以辟其谬。其说未尝不是。分章别段,如评点时文之式,又不免失之太浅。其特点深于小学而疏于诗法。《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予以介绍,未见通行本。
十二卷。清黄生(1622-?)撰。生平详见《字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于句法、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大旨谓前人注杜求之太深,皆出于私臆。故著此以辟其谬。其说未尝不是。分章别段,如评点时文之式,又不免失之太浅。其特点深于小学而疏于诗法。《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予以介绍,未见通行本。
二卷。清曾彦(1857-1890)撰。曾彦,字季硕,四川华阳人。与其夫张祥龄俱从王闿运门下学诗,研诵楚辞、汉诗,兼作篆隶、美术遒劲,后张祥龄幕游吴中,曾彦也同行。著有《桐凤集》。此集共二卷,为五言诗一
二百十三卷。明王肯堂(详见《尚书要旨》)辑。此书简称《医统正脉》,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医学丛书,辑入明代以前医籍四十三种,涉及医经、本草、方书、诊断诸学。其中有许多有影响的医著,如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
明齐东野人撰。关于作者的真实姓名、生平不详。鲁迅先生认为齐东野人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许多学者认为其论据不足,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全书八卷四十回,以隋炀帝荒淫放荡的一生为主线,叙述隋王朝败亡的历史。隋炀帝
一卷。清陈景云(1669-1747)撰。景云字少章,江苏吴江人。吴江县学生,终生不仕,淹贯群籍,尤精史学。著有《读书记闻》、《纲目辨误》、《通鉴胡注正误》、《纪元考略》等。此书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十卷。清宋思仁撰。宋思仁,字汝和。江苏长州人。《泰山述记》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本,共十卷。分为:卷一,星野图、星野考、泰山图、泰山疆域考、泉源图、岱庙图、汉柏图、唐槐图、飞来柏图、扶桑石图、东岳
二卷。元黄玠撰。玠字伯成。慈溪(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清苦力学,无所不通。周游西湖,东吴兴山水,因卜居弁山。《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不为近体,视宋末江湖诸人,唯从事五七言律者,志趣殊高,中多劝
见《贞观公私画史》。
六卷,清曹绍樾、胡晋熙、伍生辉等修,胡辑瑞纂。曹绍樾,曾任仪陇县知县。胡晋熙,曾任仪陇县知县。伍生辉,曾任仪陇县知县。胡辑瑞,邑人,进士。《仪陇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本,共六卷,卷首为序、凡例、
五卷。清潘文熊(约1892前后在世)撰。潘文熊字质文,号幼南,江苏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刑部主事,改选扬州府学教授。本书为潘文熊遗集,卷一为《拙余吟稿》,卷二为《宝砚斋诗稿
一卷。清曾钊撰。曾钊字敬修,一字冕士,广东南海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官至钦州学正。本书大旨是:认为“羲和”一章是历学之祖,其中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就是后世的恒星七政,各有一天之说所本;其中所说的测中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