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朱文公易说

朱文公易说

二十三卷。宋朱鉴编。监字子明,婺源(今属江西)人,为朱熹嫡长孙。以荫补迪功郎,后仕之吏部侍郎,湖广总领。此书《宋志》失载,《宋志补》及《经义考》始载之。原本前有淳祐壬子(1252年)子明《自序》,称先文公有《启蒙》、有《本义》,皆所以发明往圣前贤之意,是编盖取诸门人记录问答之语云。(《郑堂读书记》)案朱子注《易》之书凡四,为《易本义》十二卷、《易学启蒙》三卷、《古易音训》二卷、《蓍卦考误》一卷,皆有成书。其朋友论难与及门之辨说,则散见《语录》中。鉴汇而辑之,以成是书。《经义考》引明杨士奇之语曰:“晦庵先生《易说》二十三卷,分为三册。先生于《易》自《本义》、《启蒙》之外,凡杂著及门人所记口授之言,其精义皆在此书。清初徐乾学也谓此书与《本义》、《启蒙》相发明,大有功于学者。嗣后董正叔(楷)、胡庭芳(一桂)、董季真(真卿)诸家各有采辑,都仿此书。《四库提要》评曰,是书全采《语录》之文,以补《本义》之阙,然其中或门人记述未必尽合师说,或偶然问答,未必勒为确论。其功在于“收拾放佚,以备考证”。《四库提要》所论极是,书中所采稍嫌芜杂,然于后人研究朱子易学思想不无裨益。此书现存最早版本有元刻本二十三卷(十六册、十三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双边),藏北京图书馆,题“晦庵先生朱文公易说二十三卷”。《通志堂经解》本也题此名。另有题“文公易说三十三卷”者,收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中。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本(景印文渊阁本)。

猜你喜欢

  • 潘中丞集

    四卷。清潘宗洛(约1703前后在世)撰。潘宗洛,字书原,号巢云,又号垠谷,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八年(1688)举进士,官至湖南巡抚,常出入苗界,安抚苗民,致使苗族地方安定,政迹卓著。曾三次

  • 续明季遗文

    见《航澥遗闻》。

  • 成均课讲周易

    无卷数。清崔纪撰。崔纪,字君玉,后来更名为崔纪,字南有,永济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此书乃乾隆六年(1741)崔纪任国子监祭酒时所著。其说以《本义》为主,也间有异同。至于其以经

  • 春秋透天关

    十二卷。宋晏兼善(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撰。该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说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断为元人所作,“其书专为场屋而作,义殊肤浅。”且只有四卷残本。朱彝尊《经义考》也著录该书,说“二卷,

  • 拜石山房词抄

    四卷。清顾翰(1783-1860)撰。顾翰字蒹塘,锡山(今江苏无锡)人。清代词人,嘉庆举人。曾为京城教习,出知泾县。工诗,尤善填词。晚年主讲东林书院,著有《拜石山房诗词集》。另辑有《泾川诗抄》。所著《

  • 书经考略

    一卷。清张眉大撰。张眉大字紫雨,湖南湘乡人,官至广东儋州知州。此书多引前人成说,偶尔也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条下间有其子张楙和张栩桐的按语。张眉大论及古文,则采阎若璩、惠栋之说,但他又认为,古文虽伪,也

  • 氏族笺释

    八卷。清熊峻运(生卒年不详)撰。熊峻运字在湄,新建(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本书取百家姓氏,以文义别为纂次。共四百六十八姓,每姓各缀以四六俪语。

  • 尚书马氏传

    四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以前,宋王应麟尝有《古文尚书马郑注》之辑本,清孙星衍又对它进行过增补。《隋书·经籍志》载有《尚书》十一卷,马融注。《唐书·艺文志》又称“马融传十卷,书久佚。”马国翰所辑《尚书》

  • 汪禹又诗集

    八卷。明汪淮(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汪淮,字禹又,安徽休宁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汪禹文诗集》。是集皆古今体诗,凡八卷。前有陈履、王世贞、刘凤、汪道昆、吴子玉诸人序。据吴子玉序称:“令其伯子懋孝

  • 玉壶诗话

    一卷。宋释文莹(约1060年前后在世)撰。此书旧本题宋释文莹撰,《宋史·艺文志》载《玉壶诗话》十卷。或题《玉壶野史》,此本为《学海类编》所载,仅寥寥数页,以《玉壶诗话》校之,当是书贾所为。凡书中于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