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曲韵骊珠

曲韵骊珠

一卷。又称《韵学骊珠》。清沈乘麟撰。沈氏字苑宾,娄湄人。他的外甥郁仲鸣将此书介绍于周少霞。周氏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此书作的序云:“而其中分十九韵为二十一,定入声为八韵,此其识之最大者。”其韵目如下:

东同(鼻音)、江阳(鼻音)、支思(直音)、机微(直音)、灰回(收噫)、居鱼(撮口)、姑模(满口)、皆来(收噫)、真文(抵腭)、干寒(抵腭)、欢桓(抵腭)、天田(抵腭)、萧豪(收鸣)、歌罗(直音)、家麻(直音)、车蛇(直音)、庚亭(鼻音)、鸠侯(收呜)、侵寻(闭口)、监咸(闭口)、纤廉(闭口)

入声八韵

屋读(满口)、恤律(撮口)、质直(直音)、拍陌(直音)、约略(直音)、曷跋(撮口)、豁达(直音)、屑辙(直音)。

韵目后括号中的注文,是对该韵发音特点的描述,多采用明以来词家所定叫法。沈氏舒声二十一韵与王所分相同,只是改“归回”为“灰回”,改“苏模”为“姑模”。入声分出八韵,仿效《洪武正韵》,使曲韵正式恢复入声韵。此书于各字下略加注释,各小韵均加切语,并注明南北异音。切语改革较大,清刘禧延《刘氏遗著》云:“近太仓沈苑宾《韵学骊珠》,以《中州全韵》为底本,参以《中原音韵》、《洪武正韵》,其切音又加明显……上音用同呼字,下音用本韵影喻二母字,相摩而合成一音。呼之者固读二字之音,听之者止觉为一字之音。”沈氏采用《音韵阐微》所确定的“合声法”来制定切语,与传统韵书的反切不同,收到“又加明显”的效果。是书有乾隆间刊本及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刊本。

猜你喜欢

  • 温疫论补遗

    《温疫论》二卷,《补遗》一卷。明吴有性(1582-1652)撰。吴有性字又可,吴县(今属江苏)人。居太湖洞庭山。崇祯六年(1633),河北、江苏、山东、浙江等地疫病流行,时医用伤寒证治之不效,死者无数

  • 汲古阁校刻书目

    一卷。明毛晋撰。毛晋(1598-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改名晋,字子晋,号潜在,晚号隐湖,又号汲古阁主人,笃素居士,江苏常熟人。汲古阁为其藏室名,所藏逾八万四千余册。目中附刻有毛晋印记之原本,记

  • 尚书帝验期

    ① 一卷。明孙珏辑,一共只有两条。第一条,“西王母于太荒之国,得益地图,慕舜德,远来献之”,见于《玉海·地理门》;第二条,“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见《太平御览》。此两条

  • 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

    一卷。刘师培撰。此书专门解释《左传》纪时、纪月和纪日的褒贬义例,分二十五项:(1)元年例,(2)春正月书王例,(3)春正月不书王例,(4)空书时月及时月不具例,(5)晦朔例,(6)闰月例,(7)月例,

  • 春秋偶记

    二卷。清汪德钺(详见《周易偶记》)撰。该书是作者所撰《七经偶记》中的一种。据汪德钺《四一居士文钞》卷五《读经偶记序》说,他自弱冠后就决志穷经,罢弃时文诗赋不习,偶有心得,随即札记,年久积多,诸经都有成

  • 石秀斋集

    十卷。明莫是龙(1537-1587)撰。莫是龙,字云卿,以字行,更字廷韩。华亭(上海松江)人。著有《话说》等。莫是龙书画皆有名,而为诗则不屑深思。《明诗综》载有《莫廷韩遗稿》,不著卷数。是集前有传一篇

  • 云南水道考

    五卷。清李诚撰。李诚,字静轩,黄崖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生。官云南姚州州判。终颇宁县知县。与滇人王崧同修道光《云南通志》。尝撰《万山纲目》、《水道提纲补订》诸书,皆地舆一家之学也。此书则李诚在

  • 隆德堂诗文稿

    二卷。明魏纯粹(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魏纯粹,字仲乾,河北柏乡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隆德堂诗文稿》。是稿诗、文各一卷,多为其官永城知县时所作。末附其为御

  • 诗音

    十五卷。清高澍然(生卒年不详)撰。澍然字雨农,福建光泽(今福建光泽)人。嘉庆七年(1802)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好古文辞。著有《春秋释经》十二卷、《论语私记》二卷、《诗音》十五卷。是书分平上去十卷、入

  • 净慈寺志

    二十八卷。清释际祥纂辑。净慈寺创建于吴越,至明天启间,住僧大壑,始修寺志十卷。清乾隆初,僧篆玉葺续志,裁去数十页,皆大辂椎轮之作。雍乾之际,屡奉特旨修葺,遂为东南巨刹。全志28卷,卷首谕旨、御制文、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