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
十卷。清曾萼修,周书纂。曾萼,福建平和人,进士,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恩平知县。旧志始于明崇祯县令宋以原,康熙间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广东巡抚陶模至恩平,询及县志,县令曾萼始于三十一年(1
十一卷。清翁方纲编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翁方纲曾视学广东达八年之久,搜访全省金石文字约五百余种,经编辑考释,撰成此书。以康熙、乾隆翰墨为卷首,第一、二、三卷为广州府金石,第四、五、六卷为韶
四卷。梁代释宝唱撰。宝唱生平事迹详见《慈悲道场忏法》条。《比丘尼传》一书,略称《尼传》。是晋、宋、齐、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六十五人,附见五十一人的传记。所记大多为江浙地区之人,中原和边远地域的人很少,原
六卷。清李文炤撰。李文炤字朗轩,长沙(今属湖南)人。康熙癸已年举人。其书采用朱子古本合并为六卷。自序说,“《本义》于辞多得之,而于象未深考,因为补葺”。解释经文则以象数为主,解释传则以义理为归。各条载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共十出,写作者托言浙中士人何皋访道出游,成连导之入海。上仙如王阳、左慈、李白、杜甫、易牙、陆羽、西施、赵飞燕等人皆来会之,遂为之设宴,递饮射覆,极尽款洽,船行到弱水地
一卷。宋胡舜申(详见《乙巳泗州录》)撰。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时胡舜申之兄舜陟举家避难。本书即记此事。书中颇有对韩世忠不满之词。近人陈懋恒为本书作《校勘记》一卷。有《京
十六卷,清程熙春修,文尔炘纂。程熙春,曾任筠连县知县。文尔炘,举人。筠连县,有志始于康熙年间,为县令丁林声所修。雍正年间县令陈善纲、乾隆年间县令王凯亭先后重修,然仅为抄本,为付梓刊行,至是始增辑付梓。
十卷。清梁园棣修,郑之侨、赵彦俞纂。梁园棣,字友华,山西灵石县人。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八年、三十年三任兴化知县,咸丰二年调任江都县。郑之侨,江苏吴县人。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教谕。
见《醒世姻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