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解谊

春秋左氏传解谊

四卷。汉服虔撰,清马国翰辑。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改为虔,东汉著名经学家,生卒年不详。河南荥阳(今属河南省)人。少年时以清苦立志,入太学受业,有雅才,举孝廉。汉灵帝中平末拜九江太守,遭乱病卒于行旅中,见《后汉书·服虔传》。服虔尤长《左氏春秋》,《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三十一卷、《春秋左氏膏肓释疴》十卷、《春秋汉议驳》二卷、《春秋成长说》九卷、《春秋塞难》九卷。《左传》服注影响很大。据《隋书经籍志》序说,诸儒传左氏传者很多,永平中能为《左传》者,擢高第为讲郎,贾逵、服虔并为训解,至魏时遂行于世。晋时服虔注与杜预注俱立于国学,后来只传服义。到隋时尊杜注,服虔之学才渐渐衰微。又据《经典释文叙录》说,九江太守服虔注解《左氏传》,江左中兴,立《左氏传》杜氏、服氏博士。而在北朝尤其有影响。《北史·儒林传序》说,河北诸儒,能通《春秋》者,并服子慎所注。可见服注在魏晋南北朝深受学者推崇。《春秋左氏传解谊》久佚,马国翰《玉房山房辑佚书》据宋代王应麟所辑《古文春秋左传》所引服说,补其缺漏,厘为四卷。服虔师承何自,已不很清楚,但从佚文可见服氏学之一斑。其注与郑玄、贾逵之说相近,注意对文义的疏通,文字训诂也不乏精义,对《左传》中所涉礼制也注意加以说明。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说,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与服虔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虔对人说已注《左传》意。郑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于是对服虔说:“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这段记载不见于正史,但考服、郑说佚文多合,则《世说新说》所言不为无据。《春秋左氏传解谊》还有黄奭《汉学堂丛书》(《黄氏逸书考》)辑本一卷。

猜你喜欢

  • 安鼎名臣录

    不分卷。明王都撰。都字介清,山东陵县人。官至知县。该书所录皆守成名臣,且仅限汉唐宋三朝。各臣事迹,或举其一端,或论其大概。有疵可议者排除在外,虽非王臣而有利社稷者则酌情收进。每人皆有评语,但无卓见。崇

  • 旧馆坛碑考

    一卷。清翁大年撰。翁大年,详见《陶斋金石文字跋尾》条。旧馆坛碑为梁上清真人许穆之碑,碑文为陶宏景所撰。碑在茅山玉晨观(见刘大彬《茅山志》)。嘉靖年间玉晨观毁于火,拓本亦少流传。翁大年所得系潘耒旧藏,顾

  • 翊圣保德传

    三卷。宋王钦若(962-1052)撰。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属江西新喻)人,中进士甲科,官至司空、门下侍郎等。王钦若状貌短小丑陋,为人奸诈,因妒忌寇准在澶渊之役立奇功而进谗言使寇准去职。王钦若

  • 绛云楼书目

    四卷。明钱谦益撰。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江苏常熟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才学诗名甚富,藏书亦丰。藏室名为“绛云楼”,可惜清顺治七年(1650)

  • 高平县志

    ①十卷。清范绳祖修,庞太朴纂。范绳祖字克武,河北热河(今承德热河)人,出身贡士,顺治十年(1653)任高平知县。在任政绩甚优,见本书循吏类。顺治年间,奉上檄,重修邑志,范绳祖聘庞太朴主其事,周咨周度,

  • 表度说

    一卷。明熊三拔(1575-1620)撰。熊三拔,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传教士。万历三十四年来华,随利玛窦习汉语,成为利氏的重要助手。后协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行星说,并测量北京经度,制

  • 临野堂文集

    十卷。清钮琇(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钮琇,字玉樵,江苏吴江人。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拔贡生,历知河南项城县、陕西白水县,兼摄沈邱、蒲城事,后为广东高明县令。卒于官,数年后方得归葬故里。一生颇多

  • 事典考略

    六卷。明徐袍(生卒年不详)撰。徐袍字仲章。此书采集前代的事迹,以及先儒的议论,分类成书。全书分目八十一。内容丛杂琐碎。

  • 春秋经传比事

    二十二卷。清林春溥(1775-1862)撰。春溥字立源,号鉴塘,又号蓼怀,闽县(今福建闽侯)人,清代学者、经学家。嘉庆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重与恩荣宴,加四品衔。著有《孟子外书补证》、《四书拾遗

  • 说文形声疏证

    二十八卷。清朱士端撰。参见《说文校定本》。是编乃是《说文校定本》的原稿。在成书过程中,朱氏寓居王引之家中,曾得王念孙指点,且与陈宗彝、汪喜孙、陈辂、俞正燮、臧相、陈潮往复辨难,随之取二徐本加以订正,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