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心存古
二卷。清张六图撰。六图字师孔,山西曲沃人。据作者自序此书历数年始成。全书分上下两卷,首列十则,次取河洛诸图及经传文义而以意释之,谓之易心十详。谓易有五圣,即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及大禹。八卦方位则谓伏羲乾南,次序乾西,河图乾西,又自作《周易口诀图》。今存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本。
二卷。清张六图撰。六图字师孔,山西曲沃人。据作者自序此书历数年始成。全书分上下两卷,首列十则,次取河洛诸图及经传文义而以意释之,谓之易心十详。谓易有五圣,即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及大禹。八卦方位则谓伏羲乾南,次序乾西,河图乾西,又自作《周易口诀图》。今存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本。
一卷。清钱熙祚(生卒年不详)撰。熙祚有《吴兴志校勘记》,已著录。熙祚既刊行《鬻子》,又据《道藏》本及《意林》、《群书治要》、《北堂书抄》、《文选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驿中》、《汉书·艺文
一卷。清全祖望(1705-1755)撰。祖望为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选庶吉士。后因受权贵排斥,辞官归里,专心读书著述。曾七校《水经注》、三笺《
六卷。清潘咸(详见《易耆图说》)撰。此书虽借《尚书》之名为名,又以《尧典》经文冠前五卷之首,以《禹贡》经文冠末一卷之首,而实是摘录支离曼衍,自抒己说,与《尚书》经义渺无所涉。而其己说又多逞私臆。如其谓
六卷 清刘彬华(生卒年不详)编。刘彬华,字藻林,番禺(今广州市)人。嘉庆间进士,授编修。后以母老不复出,主讲端溪、越华两书院。勤于课士。此集为地方诗选集。初集三卷、二集三卷。另附补遗一卷。刘氏以为清代
二百零四卷。《目录》四卷。清徐陈谟汇编。清弓翊清补编。徐陈谟,湖北浠水人。弓翊清,河南洛阳人。道光时,二人先后任眉州知州。此书即其任知州时所编刻苏洵、苏轼、苏辙文集四种。以前人所刻三苏文集,或分部另传
八卷。清陈用光(1768-1835)撰。陈用光字硕士,一字实思。江西新城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庶吉士仕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福建提督,浙江学政。训诸生必本古儒先警戒之道。为其师姚鼐、鲁仕骥置祭
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之简称。详见“续一切经音义”。
一卷。清吴邦庆撰。吴邦庆,字荠峰,霸州人。容貌修伟,气度端凝。少孤,事母尽孝。母督之过,常令长跪。年二十五以拔贡生官昌黎训导修学宫勤课士。乾隆六十年(1795)举于乡。嘉庆元年(1796)为进士。改庶
二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曾作《穀梁废疾》,非难《春秋穀梁传》。古文经学家郑玄作《起废疾》驳斥何休。刘逢禄认为《春秋》的微言大义传于公羊家,穀梁氏不传建五始、通三统
六卷。《续录》四卷。明赵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赵维新,字素衷,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人。二十岁时,听说张后觉讲良知之学,于是便从学于他。并将其问答之语加以编次整理,称之为《弘山教言》。赵维新性情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