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图解
一卷。清爱新觉罗·德沛(生平事迹见《周易补注》条)撰。此书刊于乾隆元年(1736)。德沛在自序中认为:以宋儒诸子之贤,于易图犹多未详之语,可知其中义理难明。因而作者掇拾补遗乃成此书。德沛于易图用力颇深,研究细密,多为先儒所未阐发之理,其笃信六十四卦方圆图出于伏羲,谓不敢强图以合经,亦不敢蔑经以叛图。柯劭忞认为德沛之讲求体会语气,有讲章之习之嫌。今存自刻本。
一卷。清爱新觉罗·德沛(生平事迹见《周易补注》条)撰。此书刊于乾隆元年(1736)。德沛在自序中认为:以宋儒诸子之贤,于易图犹多未详之语,可知其中义理难明。因而作者掇拾补遗乃成此书。德沛于易图用力颇深,研究细密,多为先儒所未阐发之理,其笃信六十四卦方圆图出于伏羲,谓不敢强图以合经,亦不敢蔑经以叛图。柯劭忞认为德沛之讲求体会语气,有讲章之习之嫌。今存自刻本。
十二卷。清王槐龄纂修。王槐龄,曾任石柱厅厅丞。石柱,宋为南宾县,元因宋制,明并南宾,其石柱土司则如旧。清设石柱厅。石柱厅旧无志,清康熙间曾尝试纂修,然事未竟而稿佚。乾隆四十年(1775)厅丞王荣绪为志
一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撰。《古奇器录》,杂录古人各种奇器名目,并分别标明奇器的各自出处。书后附有江东藏书目录,第一为经、第二为理学、第三为史、第四为古书、第五为诸子、第六为文集、第七为诗集、
见《医门棒喝初编二编伤寒论本旨》。
二卷。无撰者姓名。此书前有作者自序,称“葆真子所留《真诠》,余旧常删节之,犹病其多,今重为订正,撮其要旨”等说。书后《跋》题“丁酉立秋前二日,梦觉子书”。也不知作者何人。又一行署“酉岩山人”四字,《四
二卷。清刘源书。刘源字伴阮,工画。此经共十八章,每章一种书体。第一章古文,第二章小鼎,第三章钟鼎,第四章方鼎,第五章悬针,第六章摹印,第七章坟书,第八章笏文,第九章柳叶,第十章玉筋,第十一章偃波,第十
二卷。元艾性夫(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艾性夫字天谓,号孤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与兄艾叔可、艾宪同有诗名,时称“抚州三艾”。入元,为江浙儒学提举。著有《剩语》、《孤山晚稿》。此集为元
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三卷。宋周密(1232-1308)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萧斋,又号弁阳萧斋。山东济南人。理宗朝官浙江义乌县令,宋亡不仕,自号泗水潜夫。其人著作甚丰,以辑录旧闻者居多,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
二十五卷。清戚玾(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戚玾字后升,泗州(今安徽淮泗)人,生卒年均不详,由优贡授知县。著有《笑门诗集》。是集凡二十五卷。皆为诗。戚玾工诗,其所作好为新语,属公安、竟陵之流派。该书《
十四卷。明马攀龙(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马攀龙,字冲霄,号愧非子,山东阳信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举人。官礼部主事。此编凡《谈略》四卷、《乾坤逆旅集》一卷、《漫稿》一卷、《游涉稿》一卷、《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