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翰类选大成

文翰类选大成

一百六十三卷。明李伯玙、冯原同编。李伯玙,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长史;冯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纪善。是书系编者奉淮王之命而作。前有淮王序,自称西江颐仙。据《明史》载,仁宗子淮靖王瞻墺以永乐二十二年(1424)封,宣德四年(1429)就藩饶州。其子康王祁铨以正统十一年(1446)嗣封。此书作于成化-弘治间,则所称颐仙者,即指祁铨。此书总录前代及明人诗,分体编次;各体中又以时代为序,采掇颇详。然注重博采,而失于选择,且舛误屡出。诸如以梁刘琨为晋人,以班婕妤诗为汉宫怨,以阮籍咏怀为咏歌,以宋杨杰为不知爵里。至于李白诗中收入李赤诗,又以吴隐之为唐人而与李义山同编,尤为颠舛。此书列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读书偶然录

    十二卷。明末清初程正揆(生卒年不详)撰。正揆初名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溪道人,孝感(今属湖北省)人,后寓江宁(今江苏南京)。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尚宝司卿,入清官工部侍郎,与髡残友善。能

  • 周易衍义

    十六卷。元胡震撰。胡震生平不详,其自署曰庐山深溪,又题将仕佐郎、南康路儒学致仕教授。书前有《序》,作于大德九年(1305年),自云:“少读《易》于协正何先生子举、刘先生均堂,长饶先生鲁之门”,则饶鲁之

  • 师伏堂笔记

    三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生平事迹详见《易经通论》。皮锡瑞为学博贯经史,遍读经、史、子、集诸部之书,每有考订心得,随笔记述,以成此书,因慕西汉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曰“师伏堂”,据

  • 采芹录

    四卷。明徐三重(详见《余言》条)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

  • 源流至论

    亦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前、后、续集为宋林駧(生卒年不详)撰。林駧字德颂,宁德(今属福建省)人。别集宋黄履翁(生卒年不详)撰。黄履翁字吉父,生平籍贯均不详,可能也

  • 陆文定公书

    无卷数。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专辑陆树声所著之杂说,刊成于《陆学士杂著》之前,所收皆为其罢官家居时所作,即《适园杂著》一卷;《清暑笔谈》一卷;《善俗裨议》一卷;《乡会公约》一卷;《陆学

  • 袁浦札记

    一卷。清沈豫撰。沈氏有《皇清经解渊源录》、《皇清经解提要》已著录。此书为考订经义之作。其“王肃圣证论”条,对于郑玄与王肃尚能持公平之论。如孙星衍认为王肃与司马氏有连,有无君之心。郑玄之孙小同,为司马氏

  • 说文解字注

    三十卷,附《六书音均表》二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四

  • 物原

    一卷。明罗颀(生卒年不详)撰。罗颀字仪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本书为更订宋高承《事物纪原》而作。全书共分十八门,共二百三十九条。《事物纪原》尚著明出典,而本书混众说而为一,舛误之处很多。如谓乌孙

  • 吕氏春秋补校

    一卷。清茆泮林(生卒年不详)撰。泮林已有《毛诗注疏校勘记校字补》,已著录。泮林著此书的目的,是因为《吕氏春秋》十二纪正文及注,各纪后人改易。同人毕沅所校,只据《礼·月令》,而《朱子经传通解》附注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