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手臂录

手臂录

五卷。清吴殳撰。吴殳,字修龄,自号沧尘子。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工诗,王士祯、阎若璩对其甚为推许,著《围炉诗话》七卷。《清史列传》入《文苑传》。案《围炉诗话》于《四库提要》有著录(诗文评存目),云其名乔,则其有二名矣。书前有《自序》一篇题“戊午八月”,考本传王、阎对其甚为推许,王、阎卒于康熙朝,则知此“戊午”为康熙十七年(1678),非乾隆三年戊午(1738)可知。此书五卷,其中正集四卷,附卷一卷(分上下),皆自述其枪法、刀剑授受之源流,运用之精妙。吴早年亲受业石敬岩,私淑于程真如。其初受于石者为马家枪,既而得沙、杨二法,又读少林诸书,误程冲斗之误。后悟石氏亦为峨眉之传。故四卷先列马家枪,而旁及诸器,皆以枪法统论之。吴氏留心此道三十余年,手臂纯熟,技进乎道。追溯石、程二家之法,录而著之,故名曰《手臂录》。前四卷言枪、刀及临阵诸器。有说有图,可谓图文并茂,此皆其心得体会之作。附卷述峨眉枪者,为程真如氏所著。梦绿堂枪法则为少林僧洪转著。程冲斗十六枪势,则为坊间通行本,混入洪转书中,吴氏别而出之,列入附卷,以别于吴氏所自著书也。此书有《借月山房汇抄》本、《泽古斋重抄》本、《指海》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猜你喜欢

  • 四声实验录

    六章。刘复著。刘复(1891-1934)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笔名寒星,江苏江阴人。1920年赴英国留学,次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1925年春获博士学位。同年秋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

  • 赐书堂诗稿

    清翁照(1676-1755)撰。作者生平详见《赐书堂集》(辞目)。是诗稿辑诗一百三十余首。从诗稿中之《咏史》、《阮步兵阵拾遗》等显现出多感激、愤怼、奇怪可喜之词。充分表现作者思想和作诗的熟练技巧。是书

  • 春秋氏族略

    一卷。清侯廷铨撰。廷铨,宝山(今属上海市)人。该书考订春秋时王侯大夫世系源流,有清嘉庆壬申(1812)瑞宝堂刊本。

  • 泰山小史

    一卷。明萧协中撰。萧协中,字公鬴,泰安人。以荫授上林苑监丞。晋顺天府治中,崇祯末致仕。甲申农民义军攻城,城将陷,投井死。兹编为杂志,每首皆有序,故曰泰山小史。《泰山小史》原刻本,共一卷。兹篇各诗前之小

  • 玉台新咏

    十卷。南朝陈徐陵(507-583)撰。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梁时官东宫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其诗歌和骈文轻靡绮艳,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之一。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

  • 嘉应平寇纪略

    一卷。清谢国珍撰。国珍,生卒年不详,广东嘉应(今梅州市)人。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在李世贤、汪海洋等人率领下,进逼福建、广东,在同治四年(1865)十月攻破嘉

  • 春秋通义

    一卷。清魏元旷(详见《易独断》)撰。该书是作者所撰《述古录》中的一种。不载《春秋》全文,也不论《春秋》全经,有所论说则分别条录,也不另加标题。大体上在于通论《春秋》经义,疏通发明,折衷众说,不拘泥于一

  • 补斋口授易说

    无卷数。据《四库全书总目》,该书为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者名氏,题曰“门人永丰周佐编次”。“补斋”大概是他老师的号,周佐记录老师所讲授而成该书。但“补斋”不知是何许人,周佐也不详其始末,朱彝尊《经义考

  • 汉州郡县吏制考

    一卷。清强汝询撰。强汝询在咸丰五年(1855)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郡国志》、《汉书》和《后汉书》的本纪、列传及其注释等,编撰成《汉州郡县吏制考》一书。书前有强汝询《自识》,书末附有《杂论》

  • 嘉定屠城纪略

    一卷。明朱子素(详见《东塘日札》)撰。《嘉定屠城纪略》《纪载汇编》本改名为《东塘日札》,《痛史》本转作《嘉定县乙酉纪事》,为同书异名。所记时日,略有参差,或为传抄之误。而《东塘日札》载侯峒曾溺水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