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希贤录

希贤录

①五卷。清朱显祖撰。朱显祖号雪鸿,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三年(1646)副榜贡生。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琼花志》等著作。《希贤录》记录自周至明历代名儒言行,并各系以论断。体例仿照朱熹《伊洛渊源录》,大体先以朝代为序,各朝又以诸儒地位轻重为序。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天瑞堂刻本(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祁县图书馆)。② 十卷。清魏裔介(详见《多识集》)编。《希贤录》是一部杂纂之作,主要内容分为五门,以辑述古人的嘉言善行为宗旨,即一门为学、二门敦伦、三门致治、四门教家、五门涉世,每门又各分子目。其嘉言内容多是采辑诸家语录。善行则多是采辑诸家杂说。《希贤录》是魏裔介六十五岁时完成,这部书正是体现当时他的思想体系。《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传本少见。

猜你喜欢

  • 河源纪略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纪昀撰。纪昀(1724-1805)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乾隆进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复授编修。官至协辨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卒谥文达。纪昀贯通经史,旁通百家

  • 汇纂元谱南九宫正始

    十七卷。明徐庆卿(生卒年不详)辑,纽少雅订谱。徐庆卿字子室,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纽少雅,江苏常州人。据书后纽少雅所作序,徐庆卿得到一部元人《九宫十三调词谱》和一部明初人的《选词乐府群珠》,他本人得

  • 春秋义

    十五卷。清孙嘉淦(1683-1753)撰。嘉淦字锡公,号懿斋,太原府兴县(今属山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定。著述还有《南游记》、《成均讲义》、《南华通》等

  • 一斋诗集

    十三卷。明陈第(1541-1617)撰。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时为诸生。俞大猷召为属下,教其兵法。后陈第出守古北口,历蓟镇游击将军。陈第善书,工于诗。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

  • 介塘文略

    一卷。明王相(?~1524)撰。王相,字懋卿,号介塘,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嘉靖初,因争大礼廷杖,创重而卒。事迹附见《明史·王思传》。此集杂文十八篇,多酬赠之

  • 潞公集

    四十卷。宋文彦博(1006-1097)撰。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县)人。仁宗时,进士及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侍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因处理西夏边防事务政绩显著,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 何氏丛书五种

    二十卷。清何元锡(1766-1829)编。何元锡字梦华,又字敬祉,号蛇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精于簿录之学。家中藏书甚富,所藏书以及金石等多有条贯。其中的善本精抄书,做“获经堂”书屋藏之。元锡

  • 新修潼川府志

    三十卷,清阿麟修,王龙勋等纂。阿麟,曾任潼川府知府。王龙勋,举人。《潼川府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此志六十万言,所载故实,增于旧志者十之七八。征引书目,多达二百九十余种。分门别类,大都考证诸

  • 夜行烛

    明曹端(见《太极图说述解》)撰。端为明初著名理学家,而其父崇事佛老,端因采经传格言切于日用者辑为此书,以进其父。书中内容分类编辑,为目十五,大多取浅显易解之语。该书已收入《曹月川先生遗书》,有津河广仁

  • 别本芦川归来集

    六卷。宋张元干(1067-1143)撰。元干,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称芦川老隐,芦川长乐(今福建福州)人。生平详见(《芦川归来集》(辞目)。此集由《永乐大典》中聚集成编。共六卷,诗三卷,杂文三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