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峨山图说

峨山图说

不分卷。清黄锡寿撰。黄锡寿,字翰仙,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出县城南门,计程一百二十里至正顶。峨眉山高于五岳,绝顶草木不生。光绪十一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始疏请春秋致祭。迄游智开任总督,乃筹款建庙于山麓,并制祭器,以供望祀。并嘱候补道黄绶芙董其事。黄绶芙遂以纂修山志为己任。而绘图辑说则分委之谭晴峰、廖笙堂。图未及半,说亦未成,绶芙遽卒。游智开仍督谭、廖竟其事,而以黄锡寿总修之,而终成此书。《峨山图说》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不分卷。其为图六十有四,每图皆有说。其他所叙亦详。如谓莲花石至洗象池,必由钻天坡过,直上五里,令人望而却步。古人所谓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即此处。描述简洁,文字生动,远较旧志为优。其所收故实,补旧志之所未及者,有十之七、八。

猜你喜欢

  • 夏仲子集

    六卷。清夏炯(1795-1846)撰。夏炯字仲子,一字卯生。安徽当涂人。少年时代在程瑶田、凌廷堪、其师汪莱诸海内通人门下聆其议论,志于汉唐诸儒之学。嘉庆二十一年(1816)工部尚书白小山视学安徽举科试

  • 红豆山斋法帖

    十卷。清刘康辑。刘康字子寿,号黉麓山樵。其子刘鹤字雪樵编次。所收从唐至清三十余家。第一卷为唐玄宗与宋蔡襄。第二卷为元赵孟頫、赵雍、耶律楚材。第三卷为明李东阳、王稚登。第四卷为明董其昌。第五卷为董其昌、

  • 测候丛谈

    四卷。美国金楷理口译,华蘅芳笔述。测量学须用演绎、归纳二法。一为已知其大端而推验其变数,一为细测其琐屑之故,按其年月日时逐一记之,历久而知其定理。是书用此二法,考究气象变化诸端。凡四卷。第一卷论空气中

  • 吴兴诗存

    四十八卷。清陆心源(生卒年不详)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咸丰举人,光绪间官至福建盐运使。著有《仪顾堂集》、《唐文拾遗》。据陆心源自序称:“诗可补史之不足,乃录自六

  • 芙蓉山馆诗钞

    八卷。《补钞》一卷。《词钞》二卷。《附钞》一卷。《文钞》八卷。清杨芳灿(1753-1815)撰。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生,补甘肃伏羌知县。擢知灵州。

  • 章氏遗书

    三十卷。《外编》十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校记》一卷。清章学诚(1738-1801)撰。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

  • 新疆建置志

    四卷。清宋伯鲁纂。宋伯鲁字芝田,陕西醴泉人。《新疆建置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全书四卷,分总论、沿革与行政区划,继分别叙述道、府、州、县的沿革。此志史料详实,叙事详略有据。其尚有民国二年(1

  • 菉斐轩词林要韵

    一卷。又称《词林韵释》。此书原不著录撰人姓氏。《丛书集成》收入此书,题为“宋菉斐轩刊本”。清厉鹗以后,俱认为是宋人作品,经赵荫棠考证,方确定此书是明人所撰,产生于《琼林雅韵》之后,《千顷堂书目》谓此书

  • 左传补注

    ① 六卷。清惠栋(详见《周易述》)撰。此书是惠栋《九经古义》之一。惠栋认为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颇多违误,“因刺取经传,附以先世遗闻,广为补注六卷。用以博异说,祛俗议。宗韦、郑之遗,前修不掩;效乐、刘之

  • 唐诗谈丛

    一卷。旧本题明胡震亨(约1612前后在世)撰。胡震亨字孝辕,号遁叟,赤城山人。海盐(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此书载于曹溶《学海类编》中,实即《唐音癸签》之文。癸签分体、发微、评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