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校勘记

尔雅校勘记

六卷。附《释文校勘记》于后,清阮元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县人。清学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生平以兴办教育、提倡学术为己任,先后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成就人材甚众。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工作,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清经解》等。精文字训诂,并及天文、历算、地理,著《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学海堂经解》、《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多种。是书勘校甚精善,为治《尔雅》者必治之书。其序有云:“《尔雅》经文之字,有不与经典合者,转写多歧之故也。有不与《说文》合者,《说文》于形得义,皆本字本义;《尔雅》释经,则假借特多,其用本字本义少也。此必治经者深思而得其意。”阮公此言,至为闳通。所校亦有罅漏,如以《释诂》“犯奢果毅胜也”之“毅”为衍文,《释草》“蘪从水生”之“生”为衍文,皆非是。是书为《十三经校勘记》之一。《十三经校勘记》附于阮刻《十三经注疏后》,该本甚便学者,凡有关校勘处旁有一圈,依圈检之,精妙全在于此。四川书坊翻刻阮本,讹误多。另有南昌局补印原刻本、湖南翻刻本,上海坊间石印本等。

猜你喜欢

  • 王子安集

    十六卷。唐王勃(650-676)撰。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自幼聪颖好学,六岁能作文,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注》,撰《汉书注指瑕》十卷。乾封元年(666),授官散郎。被沛王招为王府修撰,曾撰

  • 卢植礼记解诂

    一卷。汉卢植撰,清黄奭辑。是编用臧庸、马国翰二版本互相校正。如门以向堂为正三句,附属《檀弓》夫入门右下,不附属上文子游趋而就客位下,但为公家讳二句,《诗》、《书》典籍教训也七句,不讳新君二句,收入《曲

  • 周易浅解

    四卷。清张步瀛撰。张步瀛字翰仙,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过去房融在评《楞严经》时称为笔受,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可能是未检之故。其凡例说“家传易学已历六世

  • 闲居草

    一卷。清董含(1626?-?)撰。董含,字阆石,一字榕庵,号莼乡赘客。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十二年(1654)中举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于吏部,后因奏销案被罢黜,终生未再为官。著有《艺葵草堂诗稿》

  • 韬光庵纪游集

    清释山止(生卒年不详)撰。山止,僧人,康熙时为西湖韬光庵住持。初,唐代沙门韬光与白居易相与唱和,后人因以韬光而名其庵。韬光庵座落于山中胜地,历代游人多为题咏。山止搜集从唐到清朝古今体诗500多首。其中

  • 周易明报

    三卷。清陈懋侯著。陈懋侯字伯双,福建闽县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作者认为《周易》是用来判断不同时间形势下的得失对错之书,故作者引申其义,取《系辞》中“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得失之

  • 六书浅说

    一卷。见《说文浅说》。

  • 谢文庄公集

    六卷。明谢一夔(约1460年前后在世)撰。一夔字大韶,又字襄虞。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详。天顺四年(1460)一甲第一人。授翰林修撰,升左春坊左谕德,进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此编

  • 读易质疑

    二十卷。清汪璲撰。汪璲字文仪,号默庵,休宁人。此书置象数于不顾而专言理。他在凡例中说,“今说易之家,谓易以道阴阳,务以圆妙幽渺,笼罩影响,如捕风,如捉影,无当实用。故愚以为学易当就平实切近处用功”等等

  • 隶续

    二十一卷。宋洪适撰。洪适,详见《隶释》条。洪适编撰了《隶释》以后,又陆续得了很多碑文,于是又仿照《隶释》体例,编撰成篇,名曰《隶续》。宋乾道四年(1168)先刻十卷;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又为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