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邻堂文抄

孟邻堂文抄

十六卷。清杨椿(约1675-1753)撰。杨椿字农先,江苏武进人。康熙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擢侍讲学士。乾隆间偕修《明鉴纲目》。生平著述颇富,皆散佚不传。其遗文十六卷,子孙两代均欲付梓,未果。《孟邻堂文钞》系其曾孙鲁生编次、校雠,由朱石君鉴定而成。以考订之文居多。卷一以雅、颂、折子为主,有奉旨恭拟雍正宝座铭等十二篇;卷二书八篇;卷三为惠帝论、成祖论,七篇;卷四为论、考,有新旧唐书异同考等十篇;卷五为序,有周易考序、尚书考序、春秋考序、周礼考序、毛诗考序等十八篇;卷六为考、辨、读记,有孔安国书传考等十七篇;卷七为说、论,有六宗论等十三篇;卷八为论,有关雎三诗论等十四篇;卷九以与齐次风论周礼书十二篇为主干,计为十五篇;卷十书,十一篇;卷十一为传、年谱序等八篇;卷十二为寿序、墓志铭,十四篇;卷十三为祭文、书、序,二十五篇;卷十四为碑、记、图、表、赞、箴等三十一篇;卷十五为传、记;卷十六为墓志铭、墓表、状等。杨椿之考订之文征实可信,法度周密,根据经史直抒所见,不屑抚古人,而兼有古人之胜;治经则必究其是非得失;其辩论史志,侃侃不阿;论周礼,则贯串精核,本源深厚。此书最早版本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红梅阁本,其后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孙氏影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易守

    三十二卷。清叶佩荪撰。佩荪字丹颖,号辛麓,归安(浙江吴兴)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南布政使。此书卷首为易卦总论,撮举二十四卦,论述阴阳消长之理,顺逆往来之数,发挥详尽。自卷一以下诠释经文,但不及系辞传、文

  • 牧潜集

    七卷。元释圆至(1256-1298)撰。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今属江西)人。“至元以来,遍历荆襄吴越,禅理外颇能读书,又刻意为方丈,笔力崭然,多可观者。”(《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编修

  • 邵康节外纪

    四卷。明陈继儒(1558-1639)编。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出版家。《明史》本传称其“幼颖异,能文章”,“又博闻强识”。隐居昆山,后筑室东佘山,屡召不受,杜

  • 新疆纪略

    清珠克登纂。珠克登字华亭。十三岁时,随父亲前往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任,道光二十一年(1841),珠克登任肃州镇。珠克登久寓边陲,较为了解那里的情况。此书多道光间抄本。全书不分卷,首记各地官制及兵丁之数,

  • 樊川丛话

    八卷。明姜兆熊(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姜兆熊,字恂如,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可考。著有《樊川丛话》八卷。《樊川丛话》记叙的都是杂事,分为朝庙、山川、考证、诗话、闺秀、仙释、怪异、数

  • 辽东志

    九卷。明毕恭等修,任洛等重修。毕恭,曾任都指挥司佥事。任洛字仲伊,号西溪,河南钧州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初任桐乡知县,纂修《桐乡县志》,官至左佥都御史。嘉靖十六年,任洛任辽东佥都御史,仍邀集辽

  • 大学补遗

    一卷。清章钧撰。钧谓《大学》古本今本皆不全。古本于“未之有也”,下接“以此谓知本”二语作结,语意不贯。今本以“未之有也”作结,语意也未完。应以《中庸·哀公问政》章“内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至末十五节补之

  •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六卷。补录 一卷。清黄丕烈撰。黄丕烈(1762-1825),字绍武,号荛圃,晚号复翁。他曾购置宋本百余种,故将藏书楼命名为“百宋一廛”,自号“佞宋主人”,又号求古居士,“士礼居”为其室号,江苏长洲(今

  • 事物绀珠

    四十一卷。明黄一正(生卒年不详)编。黄一正字定父,扬州(今属江苏省)人。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明史·艺文志》著录四十六卷。视其书目,自天文、地理至琐言、琐事,共四十六目,非四十六卷。书中所录的典故,割裂

  • 天籁轩词韵

    一卷。清叶申芗(生卒年不详)撰。叶申芗编成《天籁轩词谱》之后,觉得不可无词韵以辅之,乃撰本书。叶申芗认为《菉斐轩词韵》体例甚乱,且诸多当收之字未收,遂以郑春波《绿漪亭词韵》为蓝本,增收韵字而成。《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