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悔斋稿
一卷。《补遗》一卷。元龚(1266-1331)撰。字子敬,自高邮(今属江苏)迁居平江。曾充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主簿,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所著尚有《存悔斋诗》一卷,明朱存理辑其佚篇,为补遗一卷。史称龚“善属文,刻意学书,有晋人风度,盖亦一时知名人士。乃篇什所存,廖廖无几,当已不免散佚。然其诗格伉爽,颇能自正清新”,在元人诸集中独开生面。(《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清抄本(鲍廷博辑,藏于北京图书馆)。
一卷。《补遗》一卷。元龚(1266-1331)撰。字子敬,自高邮(今属江苏)迁居平江。曾充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主簿,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所著尚有《存悔斋诗》一卷,明朱存理辑其佚篇,为补遗一卷。史称龚“善属文,刻意学书,有晋人风度,盖亦一时知名人士。乃篇什所存,廖廖无几,当已不免散佚。然其诗格伉爽,颇能自正清新”,在元人诸集中独开生面。(《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清抄本(鲍廷博辑,藏于北京图书馆)。
二十卷。清蓝鼎元(详见《平台记略》)撰。此集为其友旷敏本所编。初定于雍正四年(1726),十年(1732)又合其续稿重新删定,仍为二十卷。故前有旷敏本序,序后又有旷敏本纪,各述其始末。蓝鼎元喜讲学,尤
六卷。清杨浚(生卒年不详)撰。杨浚字栗山、夏邑(今四川成都)人。先攻举业,后转攻医学。晚客江南。杨氏认为伤寒、温病极易混淆,于是集诸家之说,间附己见,撰成此书。又名《寒温条辨》。卷一主辨伤寒、温病与伤
十二卷。清唐斅谦撰。唐斅谦字尗兑,湖南新化人。作者持“书莫古于易”的观点,对周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易者象也,天地间有一物即有一象”。古人于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正象外,又推广论述,使
五卷。清杨方晃撰。杨方晃字东阳,号鹤巢,磁州(今河北磁县)人。本书第一卷为卷首,录康熙、雍正等御制诗文以及《史记·孔子世家》、《祖庭广记》、《阙里志》等章节,并时有杨方晃考辩。第五卷为卷尾,泛引杂史,
一卷。旧本题邵璜撰。其生卒年不详,约明末清初时在世。檇李(今浙江省嘉兴县)人。《禹贡通解》前有清初宝坻杜立德序。其书九州中的每州以及导山、导水之前皆列有图。其经文注解与蔡沈集传亦多有不同,凡遵循蔡说加
四卷。清胡煦(详见《周易函书约注》)撰。用龟占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之法,汉代以前极盛行。历代有关占卜的著作也极丰,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所列为多,但后世皆失传,个别存者也大都芜杂失据。此《
不分卷。清清瑞撰。生卒年未详。清瑞字斋山。蒙古驻防旗人。补镇江府学生员,年逾二十,即弃举子业,专习古文词,尤肆力于诗。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人犯镇江,下令访知名士。众首以瑞对,随以礼延至兵舰,瑞
二卷。宋洪刍(约1109年前后在世)撰。洪刍,字驹父,南昌(今江苏南昌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圣元年(1094),进士。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后谪沙门岛而卒。与兄朋、弟炎、羽俱有才名,世称“四洪”。刍尤
一册。撰者不详。英国梅益盛山东周云路合译。格非,英国在华传教士,咸丰五年(1855)进入中国,宣统三年(1911)回国,次年即去世。在华传教达56年之久。该书即述格非一生事实。现存广学会本。
二卷。清王德瑛(生卒年不详)撰。德瑛山东福山县人,光绪《福山县志》曾著录。《曲礼·内则》所述,最切予人身起居动止,及事亲敬长之用,故王氏从《礼记》中将《曲礼·内则》篇择出,专为撰论。是书以实践为主,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