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体辨正

字体辨正

一卷。清陆费墀(生卒年不详)撰。墀复姓陆费,字丹叔,浙江桐乡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充四库全书馆总校及副总裁等官。著有《历代帝王庙谥年号谱》,《枝荫阁记》,偕纪昀等编纂《历代职官表》。终以《四库全书》有讹谬处被革职。是编分辨似与正讹两部分:辨似为辨两字之似,如“七”、“匕”之类;正讹为正俗体之讹,如“”、“”、“”之类。其末另附正帖通用一类,则“界”可作“”,“参”可作“”,临文是可以互用的。《续修四库提要》云:“编中所正讹体,虽以‘皇’作‘皇’、‘盈’作‘盈’为非,不尽合于六书,而于其他或似或俗之讹体,一点一画剖析极为精密。其辨误正俗,实合颜氏《干禄字书》、郭氏《佩觽》,两书之长兼而有之。《字学举隅》即纯据是编为蓝本,故虽有增益,究不能出其范围。”(冯汝玠)按:是编清管受之初刻于《同文考证》之中,附于《干禄字书》、《金壶字考》、《俗书正误》、《字书误读》之后,不著撰人姓名。据道光中庄景贤《重刻同文考证序》云:“管兰皋(即管受之)先生曾以唐宋人字书四种及国朝陆丹叔阁学辨证通俗文字合刊行世。”由此始知是书乃陆费氏所撰。是书今有《书三味楼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墅谈

    六卷。明胡侍(详见《真珠船》条)撰。胡侍博览古籍,手不释卷。每于读书之时,偶或发现可疑之处,辄书以记之,并加以考辨,征引颇为丰富,考证亦多有可据,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考辨古籍的同时,间论时事,对了解明

  • 长谷集

    十五卷。明徐献忠(1469-1545)撰。徐献忠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其生平详见《吴兴掌故集》条。是集凡十五卷。赋一卷,诗三卷,文十一卷。嘉靖四十三年(1564),由松江府知府袁汝是与其乡士大夫筹金刻

  • 读易一隅

    二卷。清管干珍撰。干珍字阳复,号松厓,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乾隆进士,官至漕运总督,《阳湖志》“干珍”作“干贞”。此书分为上下两卷,不按章句,泛论概要,以箴规人事。每节归宿不是“圣王经纶天下之根本”

  • 楚辞通释

    十四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王夫之,字而能,号薑斋,衡阳(今湖南衡阳)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军入关南下,奋起在衡山组织义军抗清。清军入湖南,他由湘西转桂林,任桂王政府行人。

  • 文字蒙求

    四卷。清王筠撰。参见《说文句读》。原名《字学蒙求》,是为儿童初学文字而编写的。《周易》有“童蒙求我”之语,截取“蒙求”二字为名,表示其书旨在适合儿童的要求。王氏在序中引其友陈雪堂之语云:“人之不识字也

  • 夏小正正义

    一卷。清王筠(详见《毛诗重言》)撰。是书主要依靠黄叔琳注本来作解释,其对金履祥、张尔歧及黄说全谬者删之,是非互见者辨之,全谬而易惑后人者亦辨之。书前有咸丰二年(1852)自序,系为此书与它书同刻时总序

  • 渤海藏真

    八卷。明陈甫伸(生卒年不详)。此帖收录书迹自唐迄元共十家,刻于明崇祯年间。其卷陈甫伸,生平不详。一为钟绍京,卷二为褚遂良、陆柬之,卷三为蔡襄、苏轼,卷四为蔡京、黄庭坚、米芾,卷五为米芾、米友仁,卷六、

  •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尔雅补释

    三卷。今人汪柏年撰。汪柏年字青在,浙江省桐乡人。是书卷首有无锡钱基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序,谓“汪生青在从余受《诗》、古文辞,而经学则得法于吴县曹叔彦太史、余杭章太炎先生。《周易》、《尚书》、《

  • 四书讲义困勉录

    三十七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清理学家,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推崇程(颢、颐)、朱(熹),力辟阳明,力图挽回王学之害。著有《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