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和堂集

太和堂集

六卷。明屠勋(1446-1516)撰。屠勋,字元勋,号东湖,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历刑部郎中。弘治初为大理寺少卿,累迁副都御史。正德初进刑部尚书。著有《太私堂集》。是集凡六卷。诗四卷,文二卷,集末附屠勋神道碑文及墓志。观集中诗句,平俗无奇,均未能入格,意境亦未见深远,无非和韵、写景、应酬之作。勋从政居高位,其用功于政而非诗。其文亦序、跋之属,少有佳章,为时人注目者鲜见。此集今有明刻清初印本传世,然集名题作《屠康僖公文集》(六卷),附录一卷。因此本上书口题刻有“太和堂”三字,故称之为《太和堂集》。此本今藏北京图书馆。另收入《合刻屠氏家藏》本。

猜你喜欢

  • 王梦楼诗集

    二十四卷。清王文治(1730-1802)撰。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授编修。升侍读,出为云南临安府知府。以事罢归。王文治书法秀逸,其源出董其昌,兼法张

  • 青嵝遗稿

    二卷。清盛锦(?-1756)撰。盛锦,字庭坚,号青嵝。江苏吴县人。诸生。盛锦一生周游南北,京城王公大臣与其有交者不寡。该集由沈德潜选编并作序,据序中介绍,遗稿共收诗五百余篇,因刻书费用有限,先刊印十分

  • 四书偶谈内篇

    一卷。外篇 一卷。清戚学标撰。学标号鹤泉,浙江太平(今浙江太平)人。官河南涉县知县。学标精于考证。是书首有自序云“遇友朋聚会商榷则谈,生徒及门请业则谈,兴之所至,或纵己之见为谈,又或旁引他人之说为谈,

  • 崔氏政论

    一卷。汉崔寔(?-约170)撰。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又字元始,涿郡安平(在今河北安平县)人。官拜尚书之职。《隋志》著录崔寔《正论》五卷,《旧唐志》作《政论》五卷。《正论》、《政论》不过是同书异名而已

  • 西溪杂咏

    一卷。清陈文述撰。陈文述,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云伯,号退庵。著有《秣陵集》,为世所传。述西溪之作,旧有吴本泰《西溪梵隐志》、孙之騄《南漳子》、释大善《西溪百咏》,并传于世。此编亦同《秣陵集》体。共

  • 明尺牍墨华

    三卷。清黄本骥(生卒年不详)编辑。黄本骥字仲良,一字虎痴,湖南宁乡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黔阳教谕。著有《圣域述闻》、《嵰山绀雪》等。入清以来社会上尚保存着不少有关明人的尺牍。黄本骥认为在短柬

  • 杂字韵宝

    五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是书依平水韵,取奇僻之字分韵隶之。其所取材,经史之外,鼎彝铭文、石鼓文、《说文》古文籀文、汉隶魏碑以及《文选》、《方言》、《广雅》、《释名》、《素问》、《太玄》之属

  • 香草校孟子

    一卷。清于鬯(1854-1910)撰。于鬯字醴尊,号香草,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有《说文取墨》、《香草校书》等二十三种。是书只《梁惠王》、《公孙丑》两篇。所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谓象人两字合为

  • 中庸总说

    一卷。中庸读法一卷。清王又朴撰。是书的总说,乃顺经文而畅其旨,无所阐发。读法,则就朱子九条而广之。其解“费隐”,谓因其不可离,则无处非道,无时非道,故称“费”,因其费则瞻在前而忽在后,故称“隐”。又说

  • 五行类应

    九卷。明钱春(详见《湖湘五略》)撰。是书凡例称《五行类事占征验》初成于明中州李淑通,重修于张贲通,其书历记古今灾异之事,所列门目,均本于诸史书五行志,太抵与马端临《物异考》相近。钱春则又取《五行类事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