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学初函

天学初函

五十二卷。明李之藻(详见《宫礼乐疏》条)编。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初来中国之时,士大夫对他们的博辨之才甚为钦佩,纷纷趋附。李之藻、徐光启等更为甚者,他们一方面向利玛窦等学习西方先进科学,另一方面及时将西方人所著之书翻译成中文,使之流布境内,此编便是其中之一。此编共收有西方人之著作十六种,徐、李二人之作四种分为理、器二编。理编共九种,即《西学凡》一卷,艾儒略撰。《畸人十论》二卷,利玛窦撰。《交友论》一卷,利玛窦撰。《二十五言》一卷,利玛窦撰。《天主实义》二卷,利玛窦撰。《辨学遗犊》一卷,利玛窦撰。《七克》七卷,庞迪我撰。《灵言蠡勺》二卷,(有作一卷者)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职方外纪》五卷,艾儒略译、杨廷筠记。另有书称此书理编无《畸人十论》,而代之以《景教流行中国碑颂》(一卷,唐释景净撰,明李之藻跋)。器编共收有十种书,即《泰西水法》六卷,熊三拔撰、徐光启记。《浑盖通宪图说》二卷,卷首一卷,明李之藻撰。《几何原本》六卷,利玛窦译、徐光启译。《表度说》一卷,熊三拔授,周子愚、卓尔康记。《天问略》一卷,阳玛诺撰。《简平仪说》一卷,熊三拔撰、徐光启记。《同文算指前编》二卷,《通编》八卷,利玛窦授、李之藻演。《圜容较义》一卷,利玛窦授、李之藻演。《测量法义》一卷附《测量异同》一卷,利玛窦译、徐光启记。《测量异同》为徐光启撰。《勾股义》一卷,明徐光启撰。理编所收之《职方外纪》,实际上不属言理之文,因无类可归,便附于理编之末。此书之价值在于器编。《泰西水法》介绍西方取水、蓄水及其器具;《浑盖通宪图说》用图说方式介绍星盘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几何原本》介绍欧几里得几何学原理;《简平仪说》和《表度说》详细说明了简平仪的用法,并根据天文学原理说明立表测日影以定时刻的简捷方法;《同文算指前编》、《同文算指通编》介绍西方笔算方法,对我国算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圆容较义》介绍比较图形关系几何学;《测量法义》介绍陆地测量知识;《天问略》用问答和附图方式解说天象原理;《勾股义》讲述天文测量知识。这是一套介绍西方天文、数学、水利、测量等知识的科技丛书,对传播西方科学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有明天启间刻本,共三十二册,现存于北京图书馆,另有明崇祯间刻本《天学初函器编》传世。

猜你喜欢

  • 大藏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别称,《宋高僧传》等称之。详见“一切经音义”。

  • 类经

    三十二卷。明张介宾(1563-1640)撰。张介宾字景岳,又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随父游历京师(今北京),求学读书,拜名医金英(金梦石)学医、尽得其传。壮年投笔从戎,遍历我国

  • 公羊传补注

    一卷。清姚鼐(详见《左传补注》)撰。该书是作者所撰《三传补注》中的一种。姚鼐于《春秋》三传不主一家之说,《三传补注》往往引三传之说进行互证,择其义长者从之。《公羊传补注》认为何休《春秋公羊解诂》所载多

  • 读礼记

    十二卷。清赵良霈(详见《读易经》条)撰。此书末有家侄绍祖题《跋》。《跋》言,“说《礼》之家,精奥推郑《注》,博洽推孔《疏》。元陈云庄《集说》,明时虽立于学宫,而学者多讥其疏漏。盖《礼》本杂取汉儒之言,

  • 望云楼集帖

    六卷。清谢恭铭辑。此帖收元人书二卷,明人书二卷,清人书二卷。元人为赵孟頫书《汲黯传》、《盘谷序》、《后出诗表》、《归田赋》四种。鲜于伯几、张贞居、吴仲圭、郭天锡、饶介诸家皆精。明人书为杨士奇、于谦、萧

  • 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

    四十一种。张静庐(1989-1969)辑。张静庐,浙江慈溪人。早年曾任记者、编辑,后创办书店、杂志公司。1943年于重庆团结28家出版业,组成联营书店。建国后,任北京古籍出版社编审、中华书局近现代史编

  • 孝经述注

    ① 一卷。明项撰。,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年间(1368-1398)为按察司佥事。(据《江西志》)该书用古文《孝经》本。其诠释之文不务为深奥之论,而是循文衍义,按章标目,词意颇为简明,可谓经家不

  •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作于贞观八年(634),永徽元年(650)重修。共有二十三法,四百六十六条。第一目,入寺法;第二目,在师前立法;第三

  • 松亭行记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撰。康熙二十年(1681)二月,康熙帝奉祖母太皇太后行幸温泉。四月,出喜峰口。高士奇皆扈从。本书即记述沿途山川风景,并附载士奇所作诗文。士奇以喜峰口为古松亭关,故以

  • 诗伦

    二卷。清汪薇辑。汪薇字辱斋,广东新安(今宝安)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谁谓诗之作非以明伦,而伦之外又别有诗呢?”作者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五伦为纲而采其诗之有合于此者辑为一编,略为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