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竹县志

大竹县志

①四十卷,清翟修,王怀孟纂,蔡以修续修,刘汉昭续纂。蔡以修,曾任大竹县知县。刘汉昭,举人。《大竹县志》道光二年(1822)刻本。全书共四十卷,分为:卷一至卷十,星野、图考、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户口、水利、城池。卷十一至卷二十,关隘、津梁、古迹、公署、学校、祀典、祠庙、寺观、风俗、屯田、边防。卷二十一至卷三十,驿传、铺递、土司、武功、屯练、盐法、茶法、钱法、木政、权政、蠲政、职官、选举、封荫、政绩、人物。卷三十一至卷四十,列女、隐逸、流寓、仙释、方技、古帝王陵墓、僭窃、艺文、典籍、金石、祥异、杂识、外纪。此志中载有屯田、土司、屯练、钱法、木政、权政、方技、僭窃、典籍、杂识、外纪,皆无其文而存其目。盖嘉庆间重修通志时,县令翟瑔编辑以应省局采择者,故其编纂次第,悉遵省颁条例,虽邑所无,亦敬谨列目。兹编乃据翟本删繁补缺,故依其体例,各目依旧。此志人物以下,经人涂改,朱墨淋漓,改削甚多,实能正其疵谬,疑为辑新志者所改定也。② 十六卷,民国郑国翰修,陈步武纂。郑国翰,邓县人,曾知县事。陈步武,邑人,举人。《大竹县志》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共十六卷,分为十六门。依次为舆地、建置、祠祀、赋税、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风俗、慈善、物产、实业、艺文、祥异、杂识。此志祠祀门下列族祀目,盖记私家宗庙。各注明处所,并系以籍贯,达一百六十处之多。此志记载详实客观,不固执己见。惟慈善似可附诸人物,无需另列专门。

猜你喜欢

  • 保越录

    一卷。元徐勉之撰。本书记载元至正十九年(1359)明朝军队攻绍兴事。时徐勉之任杭州路海宁州儒学教授。绍兴从元末起被张士诚所控制。至是,朱元璋遣胡大海率军攻之。攻城三月不破,明军乃撤。本书记载胡大海兵受

  • 诗考异补

    二卷。清严蔚(生卒年不详)撰。蔚字豹人,江苏吴县(今属江苏)人,诸生。严蔚为严虞惇之从曾孙。严虞惇撰有《读诗质疑》一书,其书后附有《考异》一卷,补宋王应麟《诗考》之未备者。蔚著此书,乃欲补其从曾祖之未

  • 勾股举隅

    一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勾股术是中算史上重要研究课题,《九章算术》的勾股章中讨论了在勾、股、弦三事中任择其二解三角形问题。后经王孝通、朱世杰等人的发展,由简而繁,代有进展。到了清代,勾股

  • 宫室考

    十三卷。清任启运(1670-1744)撰。启运字翼圣,居近古钓台,也称钓台先生。江苏荆溪(今宜兴)人。雍正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时历官中允、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官至宗人府府丞。精理学,宗朱熹

  • 经解筹世

    九卷。清李扬华撰。李扬华,字潜先,湖南清泉(今湖南衡阳市)人,生卒年不详,唯知其为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曾官至兵部主事。是书首有武廷珍序、自序、及凡例。该书原名《经解条分》,旋改为今名。作者认为

  • 读易大旨

    五卷。清孙奇逢(1585-1675)撰。奇逢字君泰,号钟元,又号复峰,容城人(今河北容城),前明万历庚子举人。此书乃入清后流寓河南管门山时所作。前有序言云,至苏门山始学易,年老才尽,偶据所得之见,撮其

  • 古诗选

    三十二卷。清王士祯(生平详见《十种唐诗选》辞条)编。此集为汉至元代五、七言古体诗选集,凡三十二卷。前十七卷选汉至唐的五言古诗,后十五卷选先秦至元的七言古诗。王士祯认为五言古诗上接《诗经》,所以两汉之作

  • 邃怀堂全集五种

    三十四卷。清袁翼(生卒年不详)撰。袁翼,字谷廉,上海宝山人。道光年间举人,屡试不第,遂以知县,历署峡江、安福、弋阳诸县事,所到之处必先询问人民疾苦,兴革利弊,卒于任所。著有《邃怀堂文集》四卷,骈体文六

  • 兰汀存稿

    八卷。明梁有誉(约1522-1566年间在世)撰。梁有誉,字公实,广余顺德人,生卒年未详。少从学于黄佐。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结诗社,倡导复古,人称“后七子”。

  • 笋梅谱

    二卷。明释真一撰。释真一,真实姓名、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只知其天启七年(1627)居住在杭州法华山龙归坞,著有《笋梅谱》一书。是书主要记载释氏所居之地的各种笋类和梅花。因该地笋类、梅花极盛,故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