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壮怀堂诗稿

壮怀堂诗稿

二十卷。清林直(1826-?)撰。林直字子隅,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林直以诸生参与戎幕,出佐大府,后林直擢升监司,曾率孤军与太平军作战,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后官至知府。同治二年出游广东。同治十二年以后未见林直有诗作,序有“先生年未五十遽归道山”之句,故断其卒于1873年前后。林直少随父官居京都,即有诗名,生平足迹半天下,遍游衮、冀、荆、梧,几度行程万里。其诗以杜为宗,尤工五、七律。林直才气过人,下笔滚滚千言,立就成篇,气质高雅,音节宏亮,不拘一格,其感时怀古之作,顿挫沈著,沈雄秀逸,卓然大家。《壮怀堂初稿》(第一集),十卷,为林直二十九岁以前所撰,初稿十卷共辑诗四百一十余首。《壮怀堂三集》十四卷,断为林直于同治二年入粤以后所作,其时年三十八岁。初集与三集之间八、九年间为作者从军浙闽之时,其时他置身战事中,感时抚事,以及同僚、友朋赠答之作颇多,林直曾辑为二集在闽付梓,未竞而佚,三十年后其子林桐度搜剔丛残,得其手书二集诗百余首,后又搜得诗百余篇,经细审皆为其在浙闽期间所著。此诗定为二集,编为四卷。二集体例与初、三集略有不同,二集以古今诗体分卷;而初、三集则以年代为主线。初集为作者早年作品,其风格汪洋恣肆,不可抑遏;三集则精练清老,学养深粹。他的诗由绚烂而渐归平谈,二集实为转折枢纽。《壮怀堂》三集又名《岑海诗存》,十四卷。第一卷为《观海集》辑诗二十二首;第二、三卷为《筹惟集》上、下,辑诗五十五首;第四卷至七卷为《端居集》,共辑诗一百四十二首;第八卷为《越游集》,辑诗五十首;第九卷为《端居续集》,辑诗二十三首;第十卷至十一卷为《北征集》一、二,辑诗九十五首;第十二卷为《东官集》,辑诗二十一首;第十三卷至十四卷为《南武集》一、二,辑诗五十九首。《壮怀堂》第三集《岑海诗存》共辑四百六十八首诗。《壮怀堂》诗初稿于咸丰六年春于福州后街文儒坊,由陈仁权刊刻行于世。《壮怀堂第二、三集》于光绪三十一年冬刊印于广州。

猜你喜欢

  • 画壁遗稿

    一卷。清范承谟(1624-1676)撰。承谟,字觐公,号螺山,汉军镶黄旗(一作奉天辽阳)人。顺治八年(1651)更定八旗汉军考试之列,中试举人。次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弘文院编修。官至福建总督。耿精忠

  • 蔡可泉集

    十五卷。明蔡克廉(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克廉,字道卿,晋江(今福建厦门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户部尚书。著有《可泉集》。是集为蔡克廉诗文集。凡十五卷。其文每篇之前俱注明时间

  • 汉石经考异补正

    二卷(适园丛书本)。清瞿中溶(1769-1842)撰。中溶字苌生,号木夫,后更号空空叟,江苏嘉定(今江苏嘉定)人,精于金石,所至访碑考古,搜罗颇丰。他是钱大昕的女婿,曾校刻钱氏著作。此书为补正杭世骏《

  • 宜都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显功纂修。刘显功,字允公,汉军镶黄旗人,荫生,康熙三十四年(1695)官宜都知县。宜都县志创始于明成化间教谕赵友,续修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经世文,其书已久不传。

  • 说文段注撰要

    九卷。清马寿龄(生卒年不详)撰。寿龄字鹤船,当涂(今属安徽)人。诸生,官南陵县教谕。夙究许学,服膺段注。是书乃是段注之钩玄提要,析其义类有九:(1)误字,(2)讹音,(3)通用字,(4)《说文》所无字

  • 静修斋经解三种

    十八册,不分卷。清仇景崙撰。仇景崙,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字嶰伯,甘泉(今江苏扬州)人。研究群经,颇有发挥,但不自立门户。魏王弼的《周易注》,是他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的产物。王注屏弃了汉儒灾异、谶纬之

  • 睫腤诗钞

    十卷。清斐景福(约1899前后在世)撰。斐景福,字伯谦,安徽霍邱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广东南海县知县。光绪二十年(1894)后,每遇兴革要政,景福之言举足轻重。因为同官所嫉,被

  • 娄山易轮

    一卷。清范尔梅撰。此书亦系范氏《读书小记》之一,实为撮抄未定之书,因而与《易卦考》等书多有重复之处,宗旨亦大同小异。此书题曰易轮,盖取易道周转不息之意。书中最主要的是前四图:一曰小生生图,明先天易八卦

  • 玉狮堂十种曲

    清陈娘(约1875年前后在世)撰。陈娘字叔明,号潜翁,一号玉狮老人,江苏阳湖(今属常州)人。以盐官需次浙江。精于音律。本书收传奇十种,前五种每种皆二卷、十六出。其一是《仙缘记》,写孙恪巧遇仙缘的故事;

  • 曲阜县志

    六卷。清孔弘毅原本,孔胤淳续修。孔胤淳,康熙初年由廪生任曲阜知县。按曲阜志,创修于明嘉靖中藩僚孔弘干,再修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孔弘复,弘复由廪生袭曲阜令,三修于崇祯八年(1635)孔弘毅,此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