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知统录
二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记载儒学前后相继系统。上起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中及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下至朱熹、许衡、薛瑄,共26人。每人各为纪传,并引诸儒之说附于各条之下,而衷以己说,大旨以程朱理学作为儒学正统,而将与之对立的学说称为“异端邪说”,加以反对。有清康熙刻本(现藏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二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记载儒学前后相继系统。上起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中及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下至朱熹、许衡、薛瑄,共26人。每人各为纪传,并引诸儒之说附于各条之下,而衷以己说,大旨以程朱理学作为儒学正统,而将与之对立的学说称为“异端邪说”,加以反对。有清康熙刻本(现藏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一卷。唐袁郊撰。生卒年不详。袁郊字之乾,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北)人,一说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约唐宣宗大中前后在世。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累至虢州刺史。《新唐书·艺文志》载:“郊尝与温
一卷。辑佚书,唐徐郧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徐郧生平事迹不详。其书不见于新、旧《唐书》,盖已久佚。《唐会要》记载:太和元年(477)六月,直讲徐郧《周易新义》凡三卷。孔颖达《周易正义
十三卷。作者不详。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绀珠集》十三卷,朱胜非编百家小说而成。以旧说张燕公有绀珠,见之则能记事不忘,故以为名”。其所言体例、卷数皆与今本相合。然而,在此书书首有绍兴丁巳灌阳令王
十八卷。宋李光(1078-1159)撰。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调开化令,有政绩。历太常博士,迁司封。因论士大夫佞谀成风,得罪王黼,贬阳朔县。高宗时,擢吏部
二卷。明朱升(1229-1370)撰。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至正四年(1345)举于乡,授池州路学正,大江南北从学者甚众,号“枫林先生”。朱元璋下徽州,召升问计。后从军,拜侍讲学士。洪武中官至翰林学
十九卷。王闿运撰。闿运(1833-1916)字壬秋,一字壬父,号湘绮,湘南乡潭县人。咸丰三年(1853年)举人,曾入曾国藩幕。后讲学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
二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曾作《穀梁废疾》,非难《春秋穀梁传》。古文经学家郑玄作《起废疾》驳斥何休。刘逢禄认为《春秋》的微言大义传于公羊家,穀梁氏不传建五始、通三统
四卷。《续稿》二卷。明陈嘉谟(1521-1603)撰。陈嘉谟,字世显,号蒙山,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湖广布政司左参政。此稿诗起于嘉靖丁未(1547)
二百一十六卷。明沈节甫(生卒年不详)撰。沈节甫,字以安,号锦宇,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四十七年(1619)进士,历祠祭郎中,万历间累官工部左侍郎。疏请省浮费,核虚昌,止兴作,减江浙织造,停江西瓷器
二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又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荆溪人。济九岁能属文。稍长,深沉有远志,与同郡李兆洛、张琦以经世学相切磋,好读史,尤喜观古将帅兵略,兼习骑射击刺,艺绝